青皮

风氏文玩收藏馆楸子该给这个起名花脸还


编号:

  大奔儿头是一句带儿化音的北方话,奔儿头,指的就是人们的额头,大奔儿头,指的则是额头比较突出的外形。这里面需要提醒注意一下的是,奔儿头和奔头儿虽然只是“儿”的位置不同,但却是两个意思,奔头儿,指的是“有可能实现的美好前景”。

  给这款楸子起名“大奔儿头”,主要原因是在核桃度的顶端,基本没有纹理,只是隆起一块儿鼓包,看上去很像人鼓起的额头,而在这个鼓包下面,则是“脸部”的造型。无论是在楸子核桃当中还是在其它文玩核桃品类里面,这种纹理分布都不是很常见的。

  我所收藏的“大奔儿头楸子”产地是大连,从个人的经验来看,大连楸子对比起白山、牡丹江等地的楸子个头是偏小的,而且纹理也更平一些。这款楸子的外形,上半部分的纹理已经有点像吃的核桃了,但是下半部分纹理则又回到了楸子的状态,能够发现这个品类,很开心。

  收录这款楸子的时间是年,大连的朋友动员了家里的各路亲朋好友,给我了季来了20斤左右的楸子,在千余个楸子里面,大奔儿头是比较显眼的那种,说它显眼,倒不是因为它的纹理——没有经过清理的楸子,基本看不出纹理——从整体外观形状来说,大奔儿头并非呈现了楸子常见的梭形,而是更接近葫芦的形状。

  图片中的这对儿大奔儿头高边肚的尺寸分别是(39.7,30.7,31.1;40.6,31.2,30.3),总体说起来只能算是配了一个马虎对儿,因为样品太少,所以挑剔的我也只能先把这样一对儿核桃收藏起来,等有了好的再替换吧。

  并不是每一种纹理的核桃都可以算作是一个品类,很多核桃的纹理也是某种“异形”——恰巧长成这样而已,因此,我很小心地不让自己把某种异形当作品类——大奔儿头目前我手里有十几二十个,这样的一个数量,就不能说是异形了。略微有些遗憾的是,因为这些楸子都是从当地山区居民手里买来的,而他们的核桃是自己捡回来吃的,因此个头大一点,已经被吃掉了的概率也就更大一些……

  从没有去过大连,希望有机会可以亲自走一趟,去山里亲手捡一些楸子,来完成我的《风氏楸子核桃谱》,不过,无论是时间还是条件,都还等等,目前,也只能等待着朋友每年给我寄来的核桃了。

  纵观市面上以及网络上流行的楸子核桃,并没有人提及大奔儿头或者类似纹理形状的核桃,希望这个品类的发现和命名,可以是我对楸子文玩核桃的贡献之一!说到命名,其实整理出这对儿楸子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我一直没有想好起什么名字好,既不要太现代,比如钢盔、宇宙飞船……什么的;也不要太过抽象以至于让人们无法把名称和实物联系到一起。大奔儿头算是一个我认为还算合理的名字吧。

  喜欢楸子核桃,自己分类、清理,真的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因为楸子都是落果,因此不像开青皮出来的核桃那样干净,很多残留的果肉以及颜色,都是很难刷洗掉的,我又不爱用化学药水来洗核桃……,慢慢来吧,作为一种收藏,能够自己分类、命名,真的挺开心的。

  后记

  在写完这篇文章之后,一直在思考着到底应该如何给这个品种的核桃命名,“大奔儿头”是一个非常形象的称呼,不过,感觉“花脸”也是合适的——因为这个核桃的肚儿上的纹理,看上去很像是京剧脸谱里面的花脸,又或者,这种纹理的核桃是不是可以叫“脸谱”呢……?给核桃命名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相信以后还会遇到更多有趣的核桃、有趣的纹理、有趣的名字!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pia.com/qpgn/1212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