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人类文明诞生起,毛皮服饰的涵义之一就是显示宗教的权威与身份地位的高贵。
据说在清朝,皇帝的端罩是用黑狐或紫貂皮做成的,既能防寒保暖,又是皇权的象征;皇子的端罩用紫貂;亲王郡王用青狐;三品以上文官两品以上武官用貂皮;五品至七品的官员只能用貂皮装饰衣领帽檐;再往下的品级不得穿皮草。这也都体现了清代旗人服制文化的一方面,他们由于游猎民族的特质,对皮草非常重视。
《红楼梦》里贾府抄家的时候,查出“黑狐皮十八张,青狐六张,貂皮三十六张,黄狐三十张……”共六百多件,其中的黑狐皮更是皇家专用的皮草,亲王郡王以下是不准穿着的。
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红楼梦》中那些小姐公子的裘皮“装备”。
皮草服饰——“大毛儿”篇
《红楼梦》中的大毛主要为细皮类,常出现于大衣、披风的描写之中。大毛主要包括狐皮、貉子皮、猞猁皮、狸子皮等。张幅较大,长于御寒。
贾宝玉的青肷披风
第二十回,宝黛拌嘴,林黛玉问贾宝玉:“怎么你倒脱了青肷(qian)披风呢?”
这“青肷”就是“青狐肷”,也就是“沙狐肷”。
以狐狸来说,有草狐、沙狐、火狐、青狐、玄狐、银狐等,其中尤以玄狐(清代因为避康熙皇帝玄烨的讳,玄狐多作“元狐”)、银狐最珍贵,其次便是沙狐。沙狐是生活在沙漠里狐狸,毛色灰白多,仅次于玄狐和银狐。
有一句成语叫集腋成裘,很形象的道出了皮衣的制作过程。以狐狸皮为例,任何狐狸皮都不能整张拿来做皮衣,要把狐狸身体各部分的皮毛分割下来——背上的是“狐脊”,身体两侧的叫“狐肷”,头颈下的一大块叫“狐膆”。而这“沙狐肷”指的就是指沙狐腹部或腋下的毛。
沙狐肷毛
狐狸的两肋皮毛轻软,而且面积较大,是高级狐裘的主要来源,统称“狐肷”。一般的草狐、火狐,毛头有黄有白,俗名“金银肷”;灰色草狐的两肋皮有白有灰,呈斑点状,俗名“葡萄肷”。贾宝玉的“青肷披风”,是近似“葡萄肷”的灰色,但颜色较纯,毛也更长一些。
狐毛虽然被笼统地称之为“大毛”,但只有“狐膆”、“狐肷”和“狐脊”算得上是真正的“大毛”,其它部位都不能算。
林黛玉的白狐狸里的鹤氅
四十九回里,林黛玉"换上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chang),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头上罩了雪帽。"
87版红楼梦剧照(剧中所用为仿毛)
这段话翻译一下就是说,林黛玉披着一条超大号红色长方披巾,面料是以羊毛与丝合织而成的西洋进口织物,内衬为白狐皮,这披巾长度近乎垂地,单单用一条金、蓝、绿三色线编成的长绦拦腰松松一系,而绦子在身前以一对玉环作为固定卡扣,由绦子穿过双环后打成花结来束住。
鹤氅在古代指一种像鹤的水鸟的羽毛,用以做衣服和仪仗中的旗幡,《红楼梦》中一般泛指用鸟羽织成的外套。
林黛玉这件鹤氅做工还不简单,面大红羽纱,而里子由白狐狸毛制成。
白狐又称“北极狐”,较一般狐小,吻不太尖,耳廓短圆,颊的后部生有长毛。跖部也密生长毛,适于在冰雪地上行走。冬、夏季身体毛色的变化很大,冬毛纯白,仅无毛的鼻尖和尾端黑色,自春末至夏季,体毛由白色逐渐变成青灰色,故常被称为“青狐”。分布于欧洲、北美洲最北部的北极圈内外。毛皮优质,极为珍贵,现人工饲养已获成功。
《红楼梦》描写林黛玉穿着的细节较少,多以素白纱衣为主,而林黛玉的皮草“装备”除了这件白狐里子鹤氅,多以银鼠坎肩、银鼠袄搭配衣裙,素净的颜色符合林黛玉轻盈飘逸的气质。
贾珍的猞猁狲大皮袄
第五十三回写贾珍“披着一件猞猁狲大皮袄”。
这猞猁狲是类似狐狸的一种动物,生长的黑龙江、吉林一带较寒冷的地方,
猞猁皮尾黑腹白,脊部铁灰色夹杂有白色针毛,它的毛被华美,绒毛稠密,又轻又软,峰毛爽亮,有的有斑点,颇似“葡萄肷”。
猞猁狲毛
皮草服饰——“小毛儿”篇
《红楼梦》第八十七回,黛玉对雪雁说:“天气冷了,我前日叫你们把那些小毛儿衣服晾晾,可曾晾过没有?”这里的“小毛儿”是什么意思?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大毛儿是长毛儿皮货,顾名思义是对小毛儿说的。小毛儿指的就是短毛儿、轻巧的、适合刚入冬或乍暖还寒时穿用的皮草。主要包括紫貂皮、水獭皮、银鼠皮、麝鼠皮、海狸皮、还有水貂皮等,毛被细短柔软。适于做毛帽、大衣等。
那么《红楼梦》中有哪些“小毛儿”呢?
王熙凤的灰鼠褂与银鼠褂
第三回王熙凤穿了一件“石青银鼠褂”。
银鼠皮的毛色如雪,润泽光亮,没有杂毛。针毛和绒毛长度相同。皮板绵软灵活,起伏自如,由于方便造型,深受现代时装设计人士的喜爱。
而深灰泛紫色者叫灰鼠,第六回王熙凤穿的“石青深丝灰鼠披风”,单取了灰鼠背上的一块皮,不要腹下白色的皮。
贾母赠与史湘云的貂鼠面子大褂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一时史湘云来了,穿着贾母与他的一件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发烧大褂子,头上带着一顶挖云鹅黄片金里大红猩猩毡昭君套,又围着大貂鼠风领。
貂的脑袋极小,如果按照这些记载,无论是用“貂脑袋”或是“貂颏”这样大小的皮来制作毛皮服装,至少在万块以上。而在清代康熙、雍正和乾隆年间,尚未有人工饲貂的记载,要集如此多的貂皮,实在难以想象。更何况貂脑袋之皮极薄,剥下也很难规整,缝制更是极大难题。
于此可见,从贾府诸人把貂裘当作私居便服,说明他们穷极奢华到了何种程度。
而这件大褂里子又由大毛黑灰鼠皮草制成,有人要问了,黑灰鼠不是属于小毛儿吗?
这里的黑灰鼠属于比较稀罕的灰鼠,背上的毛较长,呈黑色,腹下毛是烟色的,因比一般的灰鼠毛长,所以叫“大毛黑灰鼠”。所以湘云穿着“大毛黑灰鼠里子”,这件大褂的里子就是大毛了。
王熙凤的紫貂
第六回写王熙凤紫貂昭君套灰鼠披风银鼠皮裙。
这里的紫貂皮这是最名贵的皮草之一。紫貂只出产于俄罗斯,别名黑貂,它曾一度是沙皇的专利品,现在仍然是限量出口。它的毛质轻盈且长而窄,其中毛色棕带蓝的是皇冠紫貂,而黄金貂则呈美丽的琥珀色调。紫貂毛以柔顺棕色而带丝质黑长毛为上品,而最高质的会有银白色针毛均匀的夹杂在内。
紫貂皮
皮草配饰篇
王熙凤、史湘云的昭君套
《红楼梦》第六回里,“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
87版红楼梦剧照(剧中所用为仿毛)
改琦绘《红楼梦》中人物王熙凤
不只王熙凤,史湘云也戴过大红猩猩毡昭君套。”
所谓“昭君套”,据说是王昭君当年出塞的时候戴过的,所以得名昭君套。想来塞外寒冷,用上这种用动物皮毛做的女式帽子,是很好的御寒装束。但是这种帽子没有顶,因此能露出美丽的发髻,所以准确地讲应是帽套。
它在明代称为“卧兔儿”,类别分为“貂鼠卧兔儿”和“水獭卧兔儿”两种,说明“卧兔儿”的制作材料仅限于貂鼠和水獭两种动物的皮毛。
卧兔儿样式
貂皮素有“裘中之王”的美称,皮板优良,轻柔结实,毛绒丰厚,色泽光润。由于貂皮产量极少,致使其价格昂贵,因此又成为富贵的象征,被称为“软黄金”。貂皮还具有“风吹皮毛毛更暖,雪落皮毛雪自消,雨落皮毛毛不湿”的三大特点。
貂皮
水獭皮也是贵重的毛皮,外观美丽,绒毛厚密而柔软,几乎不会被水浸湿,保温抗冻作用极好。清初制暖帽时也是“即贵貂鼠,次则水獭,再次则狐,其下者滥恶,无皮不用”。明末清初重毛皮的风尚是延续的,貂鼠和水獭这两种毛皮被推为最昂贵的皮货,在当时是非常流行的奢侈品,普通人是享用不起的。
水獭皮
贾宝玉的箭袖
第五十二回贾宝玉穿“荔色哆罗呢的天马箭袖”。
这里的箭袖起源于北方民族的服饰。北方民族服饰以箭袖居多,且寒冷地区的袖缘大多宽厚。宽厚袖缘容易上翻,便于骑射和劳作,把袖缘放下可以保暖。明代北方地区的出行佣中亦有此表现。因为袖口窄小,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颇为方便,也易于保暖。
清朝的箭袖
贾宝玉这套箭袖用的是沙狐皮。沙狐颈下的皮毛叫“青狐膆”,又名“乌云豹”,青灰色,毛头又长又轻,在狐皮中极为珍贵。
沙狐皮
说了那么多,大家会问,《红楼梦》中裘皮的种类那么多,为什么独独没有羊皮呢?
——按《清稗类钞·服饰类》里说到:
臣工召对、引见,皆服天青褂、蓝袍,杂色袍悉在禁止之列,羊皮亦不得服,恶其色白,近丧服也。故朝服但有海龙、猞猁狲、貂、灰鼠、银鼠,而无羊皮。
原来是宫廷里因羊毛色白而不喜欢,权贵之家自然不愿用之,流风所及,官场也就与羊皮隔绝了。一部《红楼梦》里说到多种裘皮名称,唯独没有提到羊皮,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参
考
文
献
《红楼梦》
《大金国志》
《中国历代妇女饰装》
《清稗类钞·服饰类》
《皮草服装设计中心》专业皮草服装研究平台,
带给你最新最前沿的皮草时尚资讯!
本平台发布内容均为原创,版权所有,未经同意谢绝其他媒体转发。
长按识别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疯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pia.com/qpgn/1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