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老师
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内科
苑述刚副教授
熬夜的危害
变丑
斑秃
神经衰弱
糖尿病
……
今年的诺贝尔奖获奖者很好地证明了它
今天,我们再来讲讲这种坏习惯惹的“祸”
地处沿海城市的福州,近年来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囊肿似乎很常见,不少人都认为这是进食过多海鲜导致的。但是来自永泰41岁的林先生,却不一样,他的生病,吃海鲜却不是主因。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从能触摸到的肿块到触不到的惊喜
今年5月20日上午,林先生从永泰老家特别来到国医堂,找到中医内科苑述刚副教授。原来他在来之前就发现自己居然可以触摸到颈部的一个肿块,忧医院进行了甲状腺彩超检查,结果显示:右侧甲状腺增大,形态饱满,右侧腺体下极见一低回声团块,大小约2.8cm*1.8cm*2.3cm。报告出来后,西医建议林先生三个月后再复查,但林先生心里仍忐忑不安,听闻亲朋好友推荐国医堂可采用中医药内服调理,效果颇显,于是他找到了中医内科苑医生。
苑医生通过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辨证,问诊后发现林先生由于工作繁忙,平日里常有头晕,疲劳乏力的感觉,而且通常都是凌晨一两点才睡觉。再结合中医望诊和脉诊,有舌红苔薄黄,脉象弦细等表现,因而诊断林先生的病名为瘿瘤,病因是气血瘀积,气阴亏虚所致。
传统医学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于是,苑医生立即给以中医药干预,以疏肝解郁,活血散结为主,兼以益气养阴扶正为辅之大法,以自拟方扶正散结消肿抑瘤方:玄参、浙贝母、牡蛎、珍珠母、青皮、柴胡、赤芍、炙甘草、桔梗等为主。考虑到林先生工作忙碌,苑医生每次为林先生开两周方药。待林先生服完药后过来复诊,再调整处方,随症加减,就这样前后治疗了三个月。
8月23日,林先生再次对甲状腺进行复查,这次报告结果让林先生顿时喜出望外,结果显示甲状腺团块明显缩小至1.5*1.2cm,为此林先生高兴地说:“现在已经摸不到颈部的肿块,感谢苑医生,感谢国医堂!”
再当“夜猫子”,毁的可不是容貌
苑医生特别强调,甲状腺结节腺肿的原因主要是嗜食海鲜,长期熬夜,脾气急躁等情致不畅等造成的。而林先生的患病主因是长期熬夜。熬夜的危害众所周知,它会导致各个脏腑功能失调,尤其是容易气机郁滞,血液瘀积,痰湿内生,从而搏结于颈部而导致本病发生。中医历来重视“治未病”。古人有云:“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传统医学在治疗甲状腺疾病方面有诸多优势,它可以充分结合中医学整体观、辨证观特点,为患者进行辨证论治,再加上国医堂地道中药辅以治疗,临床治疗甲状腺结节腺肿腺瘤,疗效颇丰。
不要“亡羊补牢”,学会预防更重要
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至少有甲亢患者万人,甲减患者万人,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瘤患者超过1亿人,保守估计我国有超过2亿的甲状腺疾病患者。
在面对严峻的甲状腺问题现状时,苑医生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学会预防疾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更重要。
①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时间,不熬夜,少看手机、电脑,降低辐射的影响。
②均衡膳食营养,尽量食用低盐食品,少吃海产品等。
③保持良好的心情,学会控制情绪,有意识地排解压力,避免过度抑郁、焦虑、急躁。
④加强身体锻炼,科学运动,保持良好体能。
⑤进行常规性B超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特别是有甲状腺家族史的女性,应该在孕前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
医生提醒
以下人群或特殊情况者,需要及时就医:青少年时期及老年人群发现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增长;伴随声音嘶哑或颈部淋巴结肿大;有甲状腺癌及多发内分泌腺瘤综合征家族史;有头颈部放射史等。
苑述刚
副教授、医学博士
福建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优秀中青年教师。主编及参编《中成药学》、《临证方剂歌诀》、《方剂学》等多部教材,发表论文五十多篇,主持省级课题多项。从事中医临床多年,国医大师王绵之教授再传弟子。
内科、妇科、肿瘤科等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调理。尤善甲状腺及乳腺结节增生及纤维瘤,妇科宫寒不孕,痛经,子宫肌瘤,附件囊肿,妇科带下病等;各类内科口疮,反流性食管炎,糜烂性及萎缩性胃炎,结肠炎,乙肝及肝硬化,夜尿多,尿失禁,弱精少精,失眠头晕,心悸气短等;肿瘤科各类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的中医药辅助治疗及晚期的保守治疗,良性肿瘤的主动散结抑瘤治疗等;及各类特殊体质如上火口臭便秘青春痘,怕冷手脚冰凉,湿气重,肾虚腰酸头发早白脱发,多汗,产后及更年期体质,小儿易感过敏虚弱体质等中医药的综合调理(中药、膏方、贴敷、灸贴等),对于观舌察病有独到的经验。
名
医
荟
萃
国医堂坐诊时间:
周一上午(08:00—12:00)
周一下午(14:30—18:00)
周三下午(14:30—18:00)
周五上午(08:00—12:00)
周六上午(08:00—12:00)
周日上午(08:00—12:00)
治疗白癜风的药方早期白癜风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pia.com/qpgn/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