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皮

鱼儿,我该如何爱你


海鱼,是很多人舌尖上的享受,但是,无所不吃的吃货们要注意了,海里面不是所有的东东都可以大块朵颐的,其实即便是能吃的海产品在烹饪制做上也是很有讲究滴。

比如河豚鱼含有河豚毒素,珊瑚鱼中含有雪卡毒素,还有的鱼会引起组胺中毒等。河豚鱼大家都不陌生,那今天就来说说雪卡毒素和组胺中毒。

1、雪卡毒素

事实上,雪卡毒素是一种海洋藻类毒素,主要来源于一种腰鞭毛藻-冈比尔盘藻,这种藻类主要生活在珊瑚礁周围。一些生活在珊瑚礁周围本来无毒的鱼类吃了这些有毒藻类,雪卡毒素会在体内蓄积,并可通过食物链逐级传递。说人话:鱼吃了藻没事儿,人吃了鱼就有事儿了。

雪卡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胃肠道症状和特征性温度感觉倒错症状(简单粗暴的翻译:热感觉成冷,冷感觉成热)。

很多鱼都可以蓄积雪卡毒素,以珊瑚鱼为主,市场里和餐桌上常见的有石斑鱼(如西星斑、燕尾星斑、老虎斑、东星斑、苏眉等)、梭鱼、黑鲈和真鲷、油椎等。

毒素主要分布于内脏、鱼头、生殖器官。被雪卡毒素污染的鱼类在感官、嗅觉和味觉上均无明显异常,加热或冷冻均不能破坏其毒性。

CDC

看到这里,吃货们都在跺脚,那怎么吃才不会被撂倒呢?

①尽量避免在3-4月份进食珊瑚鱼(为啥?每年这时候为珊瑚鱼的繁殖季节,吃得多,毒素也多,但在其他季节也要提高警惕哦);

②尽量不要吃1.5kg以上的深海珊瑚鱼(鱼体越大,毒素越多);

③进食珊瑚鱼时,丢弃鱼头和内脏(如肝、肠、卵巢);

④外购珊瑚鱼,最好放养15天左右,待毒素排出后再进食,以减少中毒机会;

⑤如出现中毒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发病前进食史,以便医生明确诊断,对症治疗。

2、组胺中毒

组胺中毒是由于鱼不新鲜或腐败时,组氨酸分解形成组胺而引起中毒,同时也与个人体质的过敏性有关。哪些鱼组胺含量较高呢?主要是青皮红肉鱼,如鲐鱼(也叫鲐巴鱼、池鱼)、金枪鱼、鲣鱼、秋刀鱼、鲭鱼、沙丁鱼、鲹鱼、竹荚鱼、马鲛鱼、青占鱼等。

组胺中毒临床表现主要有面部、胸部及全身皮肤潮红和灼热感,全身不适。一般发病急、恢复快。

如何预防呢?

①避免购买和进食不新鲜或腐败的鱼类;

②合理贮存,冰鲜鱼类应贮存在4℃或以下,冷藏鱼类则应贮存在-18℃或以下;

③捕获或购买后,要尽快进食或腌制。烹调前需彻底清洗鱼体,去除内脏、鱼头和血块;烹调时可加入少许醋,降低鱼中组胺含量;尽量采用红烧、清蒸或焖制方法进行烹调,少用油煎、油炸;腌制时,一般1公斤的鱼,至少用半斤盐以确保腌透;

④如为过敏体质或患有过敏性疾病,尽量不要进食青皮红肉鱼。

长按识别







































补骨脂素价格
天津市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pia.com/qppz/103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