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陈皮用途广泛,可泡水直接饮用,也是传统调味佐料;另一方面收藏新会陈皮还能升值。
那么,在购买新会陈皮时,可否根据陈皮的“厚薄”鉴别其质量呢?我们先来看一下是什么影响新会陈皮的“厚薄”。
因素一:柑树树龄
茶枝柑新树一般要种植到第三年才收果,这时候的柑皮都是比较厚,而种植越久的茶枝柑树,其柑果的果皮会稍薄一些,这也是我们看到一些老树柑的柑皮为何薄的原因所在。
但树龄老就皮薄并不是绝对,是相对而言。老树的柑果皮也有厚柑皮和薄柑皮。
因素二:采收时间
新会柑按采收时间不同,分为青皮柑、微红柑和大红柑三种。越往后,其果皮就越厚,青皮柑最薄,微红皮次之,最厚的是大红皮。
因此,同一树龄的大红柑果皮比青皮柑要厚,是由于果实的生长规律决定的。
因素三:柑树品种
新会柑,又称新会广陈柑或陈皮柑、新会大红柑(学名茶枝柑),是广陈柑农在余年的漫长种值历史中,从芸香科柑橘属大红柑中筛选出来的优秀品种,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其品质独特,在明清就风行各地,并被列为“贡品”,年年进贡。新会茶枝柑有好几个品系,其中地标规范栽培的是大种油身和细种油身两个品系。
其中大种油身产量高,品质好,果型大,皮张较大,皮厚适中。而细种油身,果体小而扁,皮张较小且薄,产量和种植上没有明显优势。
因素四:种植地形
种植地形也会影响新会柑皮的“厚薄”。由于水田地含水量较多,生长的水田柑果个大皮厚;而生长在山坡地的柑果,个较小而皮薄,这是由于山坡地比水田地含水量较少而致的。可见生长地形影响了柑皮的“厚薄”。
因素五:陈化时间
新会陈皮储存年份从含水量及内囊两个方面影响着陈皮的厚薄。
年份较新的陈皮含水量高,皮身自然就会厚一点;而年份越高的陈皮含水量越低,再加上内囊的自然脱落,皮身相对于低年份的新会陈皮来说自然薄些。
综合上述,陈皮不是规模化生产的工艺品其厚薄并不是其鉴定质量的标准,购买新会陈皮时,还需综合产区、品种、颜色、香气、口感、干度等多方面因素考虑。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陈皮知识或者品尝道地新会陈皮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pia.com/qppz/11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