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真棒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861592531174211&wfr=spider&for=pc农村电商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去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突破2.5万亿元,较10年前增长近13倍。这些农产品,有相当一部分是从直播间里卖出去的。直播成了新农活、手机成了新农机、流量变成销售量,农业现代化进程也由此加速。
农村电商“直播热”,不仅带动产值的提升、产业的升级,更带来了农人面貌的焕然一新。当农民在田间地头和直播间里切换角色的时候,农民也成了数字经济的参与者。这为中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助力。
带活销路——
千里买卖一线牵
“1号链接只剩下单,手快有、手慢无,大家抓紧去拍!”6月12日下午4点,坐拥多万粉丝的“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新乡市分公司”抖音账号开播,主播“阿庆”介绍的“麻椒鸡胸”刚一上架就“秒空”。直播间评论区里,滚动着几百条要求补货的留言。
“阿庆”原名张玉庆,是河南省新乡邮政“邮乐购”电商团队的工作人员。4年前,正值电商直播飞速发展时期,他也跃跃欲试,成为一名农产品主播。
为什么选择卖农产品?直播间隙,张玉庆向记者表示:“直播这种销售形式,为农产品推广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过去,农民只能蹲在农产品市场吆喝生意,每天接触到的顾客最多也就几十人。现在不同了,不信你看,光我直播间同时在线人数就有上万人。市场空间增长了上百倍。”
直播的销售能力,在他售卖的“麻椒鸡胸”上得到了体现。在直播间上线前,这款产品的生产商河南蔚特食品有限公司一度因入不敷出陷入困境。自从进了直播间,销量连连攀升,最高创下4小时2万多只的单场销售纪录。凭借这个“爆款”,企业转亏为盈。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桥“双创”示范区,因为直播实现销量“逆袭”的案例也不在少数。
“这是我们本地产的小米,营养高、口感好,瞧这刚熬出来的米粥,金灿灿的……”步入示范区三层乡村振兴数字营销直播基地的“村书记直播间”,赛罕区金河镇曙光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海瑞正向手机屏幕前的观众卖力介绍。除了小米,直播间里还有南瓜、土豆、玉米等当地特色农产品。
李海瑞当主播,源自一场偶然。5年前,在赛罕区榆林镇红吉讨号村驻村的他,因当地土豆滞销,急得火烧眉毛。听说有的村庄靠直播卖货打开了销路,他也抱着试试的心态,联系了金桥“双创”示范区,希望借助直播推介这些土豆。
“示范区的直播团队到了我们村,走进田间进行直播,不仅卖完了所有土豆,还协助我们的农产品走进不少单位的食堂。”李海瑞回忆,从那时起,他便萌生了通过直播帮农民卖货的想法。后来,他在黄合少镇格此老村驻村时,通过直播将当地滞销的南瓜和胡萝卜“清仓”。半年前,来到曙光村后,他又开始直播推介当地新鲜蔬菜和特色农副产品,实现了农民增收。
盘活资源——
买家卖家鼠标连
又到了青脆李上市的季节,唐俊的手机上收到了农民老曹发来的短信:“小唐,今年你一定要来看看我家的李子哟!今年能卖多少,全靠你喽!”唐俊是重庆市梁平区的一名农业主播。打从年大学毕业起,他就回到家乡的田间地头,开启了直播生涯。多年走乡串户,他和农民们早已打成一片。
这不,前不久刚在直播间卖完梁平特产黄桃,现在又接到了几家果园的邀请。“藠头、四季豆、柑橘……这些农产品在直播间里一直卖得很俏。”唐俊告诉记者,一场直播最多有30万人次观看量,不久前卖的春见柑橘销售额近80万元。
9年直播经历,唐俊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直播助农模式的进步。“以前卖货,不是李子就是柚子。现在品类特别丰富,对直播专业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唐俊看来,这种“专业”能力不只体现在直播口才上,更重要的是盘活资源的能力。
“在买家和卖家之间,有很多市场主体和环节,买家鼠标一点,产、销、物流等各方资源就要调动起来,这很考验我们盘活资源的能力。比如,有些农产品保鲜时效长,适合电商销售,有些保鲜时效弱,并不适合直播间。这时候就要进行筛选。还有的农产品,一斤一斤卖要赔钱,批量销售才有利润,这时就要整合一批供货厂家,抱团上线……”谈起直播里的门道,唐俊如数家珍。
在梁平区的果园、菜园里,活跃着不少像唐俊这样的主播。近年来,依托本地天然农产品优势,梁平区建成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电商直播基地和天华电商直播基地,入驻网络达人、企业近30家,在虎城、袁驿、福禄等乡镇建成镇级电商孵化中心8个,整合人才培训、集中办公网货聚集等功能。“凭借直播助农模式,梁平区将生产、包装、销售、培训、物流等产业要素聚合在一起,在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等方面成效显著。”梁平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于电商直播在盘活市场资源上发挥的作用,张玉庆有着自己的认识。“6月份上卫辉的桃,7月、8月联系辉县的青皮核桃,9月份留心延津的红薯,10月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pia.com/qppz/12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