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皮

用雪板丈量Mammoth美国猛犸山


时间如果倒回到年11月24号,早上7点从北京国贸乘坐大巴前往崇礼的我,还不知道现在会如此沉迷滑雪。

以前不是没滑过雪,在沈阳貌似叫棋盘山的雪场、在吉林五家山雪场,甚至崇礼也去过万龙雪场,但只有不停摔跤的记忆和站在坡上望着山脚的恐惧。

年沈阳滑雪场头一次吃到芝麻酱加糖这种神仙火锅配料。

命运就是如此的神奇,年国庆假期和一群小伙伴去巴尔干半岛自驾,被他们对单板的热情冲昏了头脑,一激动就订了11/24-26去崇礼开板的行程,当时对于前刃、后刃这些词儿,觉得又陌生又酷。

然而命运又神奇了一把,一次做泰式按摩的时候,竟然被扭伤了左胳膊,轻度骨折。。从医生到按摩店老板都十分震惊。

所以原定开板日期还不足以等我伤筋动骨天恢复好,但怀抱着对单板的期待,我竟然也没有取消行程,坚强地出发了,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和另外两位小伙伴一起请了专业的教练。

所以11月25号,骨折未愈、刚到北京就感冒并在生理期的我,开始了单板的正式学习。

万万没想到,单板学习第一大挑战,竟是不断地穿板和脱板。。。实在让人怀念一脚就蹬上去的双板。

一整天滑下来,腿酸到不行,6小时的腿部肌肉记忆,我让站在平地上、躺在床上,都觉得自己还在推坡。

一整天的学习成果是基本上学习会了后刃,所以还没有体会到滑雪的快乐。

但是,当我体力不支,教练拖着我滑下山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什么叫风驰电掣,什么叫收放自如,什么叫速度与激情!!

这种感觉,支撑着我在接下来的连续三周,都去了不同的雪场去深造。

包括:绍兴的乔波室内滑雪场,辣鸡,不会再去了。

崇礼的云顶,当时零下15度,号称最冷的一天,风大到,可以自动落叶飘。

北京的南山雪场,觉得夜场十分美丽动人,但周六简直是灾难,人多得像下饺子。。

想想看对一个base上海想滑雪的人来说,我真的很努力了。

以前跑马拉松的时候,觉得是用脚步在丈量城市。

学会单板后,觉得可以用雪板丈量大山。(好浪漫。)

以上,是国内的滑雪经验。

一次与圣莫妮卡名媛成女士的聊天中,灵机一动,提议跨年去LA滑雪。

成女士有着五六年的双板雪龄,年11月24号之前的我,对于她对滑雪的热爱是没有任何感jio的(呵,无知的我)。

但是!这次的跨年滑雪行程,让我激动到,把雪场的名字mammoth倒着都能拼出来(呵,夸张的我)。

但真是激动,原定29号等另外两位小伙伴到LA后前往雪场,但28号在成女士家里边练毛笔字边讨论滑雪计划的我们,临时决定当天前往雪场。说走就走,堵车也挡不住。

感谢hoteltonight,虽几经波折,让我们当晚有了离雪场更近的住处。

Day1

29号一大早,当别的小伙伴还在飞机上的时候,我们已经带好装备,出发前往加州坠棒的雪场-MammothSkiResort猛犸山滑雪场之成女士最喜爱的canyonlodge。

天空湛蓝,风不大,温度适中,掐指一算,简直就是滑雪的完美天气。

细节帝本帝,不断发现着Mammoth与国内滑过的雪场的优势。

首先价格比国内最贵的万龙,还贵了一倍。连滑三天的价格是刀,相当于人民币。

租全套雪具的价格是刀。2小时团课包括全天缆车票和雪具租赁价格是刀。可以在网上提前预约时间。但迟到了可以加入其它时间段的团课。(预约的意义是??)

仅租雪板的价格是每天43刀,但只有neversummer这个牌子,主打性价比,比burton便宜。

也可以花78刀租更多品牌选择的demoboard,我试了burton和arbor,雪季末的时候demoboard才会打折出售,旺季的价格贵得不近人情。

以前听人说滑完雪吃土我还不信(呵,天真的我)。

不过,以刀买好mountaincollective(划重点)的成女士,省了一大笔钱,我已经默默记在了小本本上,今年三月要买包括全球五大洲17个雪场前2天雪票的mountaincollective。

然后,雪道的选择非常多,like,非常非常多,多到,每次滑下来,都坐不同的lift再上山,有时甚至会迷路。

以及,lift的速度非常快,我后来发现是标express的比chair的快,回想起零下15度那天去云顶,坐在慢如龟速又没有挡风罩的缆车上,被风吹炸裂,生无可恋的心情。

和国内要求不一样,这里需要单脚穿板上lift,这个自不必提。

本来有点紧张,但想到下lift的时候大不了摔倒就卧倒也能保护自己就放松很多。

惊喜的是,有些下lift的旁边会有一个booth,放摇滚,听得人热血澎湃,想一口气风速滑下山。

虽然我现在的水平还是会摔。。。但是我已经学会站着穿板不需要坐着穿考验我的腹肌了。

然而看到山顶可以坐着穿鞋的长椅,还是开心到掉下眼泪,真是人性化啊。

噢,很多雪友迷之热爱各种sticker,我目前为止还没有get这点。

再来一个细节,雪道旁边没有丑丑红色护网,而是各种树,有阳光穿过树之间的缝隙洒到雪道上,在人少的地方,感觉自己就是雪中精灵。

第一天主要是熟悉雪道和前后刃,为练习换刃连续转弯消除下心理紧张因素(很重要和必要的铺垫)。

滑完来到雪场的餐厅,兴致高昂地想吃nachos,但是一看到旁边标记的kcal(为啥要标出来??),瞬间转了个方向选择了kal的beefbowl。

结账的时候,发现信用卡不见了,在国内习惯了不带现金不带卡,在美国出门带个卡都给丢了。。。

结果收银小哥大手一挥让我吃了一顿霸王餐。

我淡定地吃完,开始找卡。心里盘算着,找不到就算了,不能耽误滑雪。

半个小时后,居然找到了,有人捡到了交给餐厅收银台。

在雪场感觉警惕心下降很多,雪板也是随便放,再滑的时候一准在原地。

在雪场,感觉啥都不会丢,除了不会滑的,会丢人,哈哈。

这是晚上住的小木屋loft。

Day2

早上九点,收拾妥当,自己坐免费的shuttlebus去雪场。小镇居民也可以免费坐,突然感觉有点像共产主义社会。

15分钟到达village,在这里换乘gondola到canyonlodge。

小小的车厢里面,聚集了一家六口、一个教练和我,短短的三分钟里,大家热烈交流了单板与双板的区别与对滑雪共同的热爱。

滑雪界有时候会有单板与双板的互相鄙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前双板弱鸡选手、现单板还行选手本人,竖立了对双板的速度与灵活度的尊敬。

Mammoth的山顶海拔约米,我与成女士夫妇约好山顶之后,便各种设计上山路线--

先坐一个canyonexpress到半山腰,再从wallstreet蓝道滑下来,再坐stumpalleyexpress到稍微高一点的半山,然后再滑米左右到McCoyStation,再坐gondola到山顶(来自年冬奥会host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女人绝不轻易认输)。

终于,一个小时后,

finally,onehourlater,

finalmente,unahoramastarde,

我坐在山顶喝了一杯kal的热可可。

get了漫山遍野、自由滑行,真正把单板当交通工具的感jio,美滋滋。

拍完照之后,本来想坐最后一班下山的缆车的,但看到有一条蓝道,一自信,就觉得自己能滑下山(why??)。

万万没想到,这条蓝道巨长无比,不夸张地说十公里都有了吧。

我滑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已经16:40,太阳都要下山了,也过了雪场的关门时间。

其实16:30的时候就有救援队双板选手Sara跟在我后面了,我成功说服她给我点时间自己滑下去。

但十分钟后,救援队也是人也要下班的心情,Sara成功说服我坐上拖车,拖我下山了。

比起当时被单板教练拖下山的感觉,被双板拖下去的感觉是更加稳当,而且说停就可以停,更加灵活。(为双板选手鼓掌)

当然有一点区别是双板板尾飞出的冰冷的雪,一直拍打在我的脸上。。。但我有机会欣赏到这样的落日美景。

到达山脚的mainlodge,与早就滑到的成女士夫妇汇合,存了雪板,跳上最后一班shuttlebus回到了小木屋。

Day3

今天是年最后一天,也是本次滑雪行程的最后一天。

风贼大,特别冷,到山项的缆车都暂停运营。

本来以为滑了两天今天会很累,但昨天休息得非常充分,所以状态非常好。

请小伙伴帮我拍了视频,受限于上传大小,请欣赏五秒小视频。

在McCoyStation见到巨大的Mammoth。

总结来看,滑雪是一项消耗金钱、体力与时间、容易受伤的极限运动。

同时,更是一项需要不断学习技巧、可以体验速度与激情的自我挑战。

以及,我相信热爱滑雪的人,一定是做事注重效率、可以handle好细节的人。

想想看,滑雪从头到脚的无数项装备,滑雪的重心、角度与姿势,一个小小的变化就会影响滑行体验。

接下来的目标,换刃更加熟练,解锁日本雪场。

正在写本文的我,刚刚购置一块滑板,选购时被老板夸奖,第一次滑板就很稳。

这个得益于单板的经验,所以不能滑雪的时候,我就多练练滑板,哈哈。

买完滑板之后觉得自己好年轻好年轻,想想今年就要三十岁了,还没想好生日怎么过,但想做的事情,并不受年龄的限制,去健身,去挑战。

当天晚上是跨年夜,好不容易订到了晚上十点的位子,还看了一场五块钱的烟花。

滑完雪之后回LA,先后去了palmsprings,sandiego和universalstudio。

都非常开心,但滑雪是本次行程highlight,任何事情都无法超越哈哈哈。

年1月1日在台湾,年1月1日在美国,希望在以后的1月1日,都可以DUPATeam一起celebrate各自的进步。

Violeta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pia.com/qppz/912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