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皮

翠竹青松皆良师,学礼守礼收获丰


*节选自《群书治要礼记》第七集

(全文共个字,阅读需6分钟)

07:33

〖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如松柏之有心。〗〔竹〕就是大竹。〔箭〕篠也,篠竹,就是小竹子。〔筠〕就是竹外的青皮。

孔颖达说:“言人情备德由于有礼,譬如竹箭四时葱翠由于外有筠也。”说人情之所以具备完美的德行,这是因为有礼,因为有礼的约束,才不能让人情随意地放纵。这就如同竹箭,“竹”就是大竹子,“箭”就是小竹子。“四时葱翠”,四季都是郁郁葱葱,因为外面有青皮。

又说:“人经夷险,不变其德,由礼使然,譬如松柏陵寒而郁茂,由其内心贞和故也。”一个人虽然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危险,无论是在风平浪静的时候,还是遇到了大风大浪的时候,都不改变他的德行。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有礼。这就如同“松柏陵寒而郁茂”,虽然经历了寒冷,但是它却郁郁葱葱,更加的繁茂。“由其内心贞和故也。”松柏有心吗,松柏的心是实心。人有礼就象松柏有心,它的内心,“贞”就是正的意思,内心和正。

王懋竑说:“竹箭中虚,故以筠言;松柏中实,故以心言。”之所以用竹箭来做比喻,就是竹箭的中间是虚心的,所以就用它的外皮来做比喻;而松柏的中间是实心的,所以用松柏的心来做比喻。

“竹箭有筠,饰于外者,似礼之文;松柏有心,主于内者,似礼之本。”学礼可以使人既具有内在的本质,又有外在的文饰,这就是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所以“礼之于人,犹如竹箭之有青皮,松柏之有实心。

〖二者居天下之大端。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二者〕就是指竹和松,这是简称。(竹:包括竹箭,大竹子、小竹子。松:包括了松柏。)〔端〕就是根本。〔大端〕就是大本。孔颖达说:“松、竹居于天下,比于众物,最得气之本也。”松、竹居于天下,在天下的万物之中,松、竹最得气之根本。

〔贯〕就是经的意思。〔柯〕就是枝桠。王懋竑谓:“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犹所云‘虽之夷狄,不可弃也。’”之所以用竹、箭、松、柏这四个东西来比喻经历了四季,但是它仍然是不凋零改易,就像一个人有了礼,能够外表柔韧,内心和泽,所以能够不变如一。所以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竹与松居于天下,最得气之大本,故能历经寒暑而枝叶不凋零改易。一个人有礼也是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

后面又说:〖君子有礼。则外谐而内无怨。故物无不怀仁。鬼神飨德。〗

这一句话是譬喻君子能内外俱美,与一切万物和谐相处。孔颖达疏:“谓于外疏远之处,与人谐和,于内亲近之处,无相怨恨,以其有礼接人,故内外协服也。”一个君子有礼,则外能谐和,内无怨恨,无论远近的关系都能够处理好。

〖故物无不怀仁,鬼神飨德。〗〔怀〕就是归的意思,归附。〔飨〕通“向往”的“向”。

这句话就是陈澔在《礼记集说》中所注的:“人归其仁,神歆其德”。一个君子人有礼,能够内外谐和,因此万物无不因其仁心而归附,甚至连鬼神也向慕其德。

*内容来源《群书治要》学习网*

小故事大智慧学习传统文化利己又利他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pia.com/qptx/1041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