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外台读到心腹痛,实在混乱,奈能力有限,于是先找两本医话读读放松一下,一般来说,医者的医案能体现其临证诊疗思路,医话则能体现出其思维归纳能力,病能治得好,理能说的清,当然也有些医话作为散文集主要体现的是文字的魅力,就暂不做讨论了。
第一本是《潜厂医话》,是已故浙江名医杨则民先生的著作,从这本书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中医发展的观点就是中西医汇通,而且是理论上的汇通,对于我们后辈有所启发。
(一)、“究古人辨证之法,总言则惟阴阳之分,分言则寒热虚实表里六字尽之,以今语释之,凡新陈代谢之机能亢进者为阳,衰退者为阴,神经兴奋者为阳,衰弱者为阴……”同时指出“寒热者非仅指体温而言,惟体温尤甚注重者耳”,又有其他区别寒热的方法,如胃分泌过多则吐水涎,肠粘膜分泌旺盛则泄泻,支气管分泌过多则咳痰涎,杨老虽分有无外感,乍读之似乎有理,却经不起细细推敲,如若泄泻均为阳,阳明病葛根汤之下利与少阴白通汤之下利可等同否?存疑于此。
(二)、杨老在谈及阴阳不交时有一论断,颇有新意,半夏、夏枯草二药用治失眠,常常如此论述,半夏得阴而生,夏枯草得阳而长,故能治阴阳二气不交失眠之症,此说出于陆定圃之冷庐医话,杨老指出,失眠原因众多,或由于上部充血(古称肝阳上行),或由于神经衰弱(即归脾汤证、酸枣仁汤证),或由于消化不良,或由于过度兴奋,或由于胃病变化,杨老认为半夏、夏枯草二药治疗失眠即是消化不良、胃病缘故,提出药理依据,半夏抑制胃病产出物,夏枯草促进胆汁分泌,具体胃病产出物不知所云为何,暂不论机理是否如此,笔者认为这种怀疑阴阳学说的思想是具有突破性的,若云得阴而生与得阳而长之药配合即可治疗失眠,是否具有广泛适应性呢,还是个例呢?杨老这样的例子书中还有很多。
(三)、杨老在论述胃病篇中,卓有真知,摘抄如下,“考前人于胃病一般之观察,唯分二途,即气与郁是也,所谓气者,适用芳香健胃剂及辛辣健胃剂之胃病称之”,以辛辣性如生姜、良姜、益智仁、白蔻、川椒、荜拔等与芳香剂如厚朴、枳壳、郁金、砂仁、青皮、木香、沉香等,通过刺激胃肌使得其收缩蠕动,古称行滞,治疗消化不良之痞胀、闷痛诸证,为寒型;所谓郁者是指禁用辛辣健胃剂而适用苦味、酸味健胃剂之胃病,正是丹溪之“气有余便是火”之说,为热型,与川连、黄芩、龙胆草等之苦味有消炎止血、促进胃分泌之功,乌梅、木瓜、米醋、白芍等酸味为清热止血、补充胃酸之功;
同时杨老还指出,胃病初期胃之机能未尝衰弱,辛辣芳香之药用之即应,但并非根治之法,为治标之术,一则用之即久胃适应刺激而反应渐少,二则胃本有病者,经常刺激机能愈衰。
同时还总结了胃病八种疗法,兴奋胃功能疗法(理胃阳)、滋养胃液疗法(养胃阴)、泻下法、吐法、防腐止酵法(芳香泄浊)、直接补益疗法(消食)、间接补益疗法、和缓刺激疗法,可谓耳目一新。
赞赏
长按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好白癜风怎么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pia.com/qptx/1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