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央视科教频道、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联合制作的纪录片《家风》以古代著名家训为切入口,讲述中国著名家族的家风历史脉络,以及一个个家族对传统美德的执着追求,体现中国人超越时代的家族凝聚力与责任感。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切实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我院团总支组织全体学生干部通过网络新媒体等方式观看了此部科教宣传片。
全体学生干部观看后,反响强烈: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主席吕思衡:
《家风》这部纪录片夹叙夹议,巧妙的将名人典故,风土人情和现代教育融为一体,让我深深感受到一个个小家庭的幸福和睦就可以带给整个社会大家庭的繁荣昌盛。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通过努力奉养长辈,而且更应该尊敬长辈,牢记自己的责任,不忘自己的使命。在我们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每年都会通过为父母做一次饭,洗一次脚,写一封家书,来提醒同学们要孝顺父母,做文明大学生。《家风》是一面旗帜,带领我们前进,带领我们成长,让我们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副书记刘鑫:
观看完纪录片《家风》,我深深感受到了一个个小家庭的和睦和幸福所带来的整个社会大家庭的繁荣和昌盛,感受到了传承好家风的良好风气,所带来的弘扬正能量的社会效应,感受到了那种抢抓机遇、敢为人先的胆识和魄力,感受到了那种永不懈怠、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力量。也正是这种力量,使得中国人都抱着一股韧劲,一股拼劲,集中智慧,克服重重困难,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每个家庭都应构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风,形成家庭的凝聚合力,给社会留下一片和谐、一片温馨。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新媒体中心主任程翼鹏: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传统风尚,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言简意赅的说就是家教,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的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是国家的“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好就是家道兴旺,和顺美满;家风差就是难免殃及子孙,祸害社会。”家风的优劣、好坏,与一个人的成长是息息相关的,甚至可以不夸张的说,什么样的家风,孕育出什么样的子孙后代,家风的影响力和渗透力,直接成为每个人步入社会后的有效动力,决定了一个人最后的成功与失败。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副主席于泳洋:
通过观看央视纪录片《家风》,我深深地理解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一俗话,良好的家风,才能有良好的国风,我们的国家才能繁荣昌盛。家风正是现在社会所需要的,国家所需要的,它是正能量的又一传播方式,是它带给我深深的震撼。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会发挥自己的力量,用正确的方式,将好的家风传承下去!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16电气二班班长李港伟: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准确理解“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的时代价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制度保证。“家风”是“人文化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云:“上所化曰风,下所习为俗”。“风俗”不是强制灌输,而是引领时尚,开启风气。曾国藩有言:“风俗之于人之心,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也。”这也正是《家风》这部纪录片所要向观众展现的文化内涵。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17电气三班班长李广易:
家风,让岁月沉淀美好。良好的家风,使得我们拥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去茁壮的成长。家风,是家庭教育的渊源与根基。父母从小告诉我“百善孝为先”,要尊敬长辈,敬爱长辈,做事勤勤恳恳,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当提起我的家风时,我从来听不到父母去谈论邻里是非,总是把他们最优秀的一面告诉我们,要我们向他们学习。爸爸妈妈也经常告诉我,不要与别人去攀比,要勤俭,做一个朴素的孩子。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作为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铭记曾经闪耀的光辉历史,继往开来,做一名新时代具有新思想的优秀大学生。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秘书部干事薛妙:
家是浓缩的国,国是放大的家。好的家风胜过万贯家财。一个家庭只有培养良好的风气,树立良好的家风,家庭才能和睦,社会才能和谐。“家风”正,则能安居乐业,“国风”正,则能兴国安邦,因此每个家庭都需树立良好的家风,才能有良好的国风,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繁荣富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我希望我们新一代青年大学生能发挥自己的力量,用正确的方式,将好的家风继续传承下去!
通过《家风》这部纪录片,使同学们在思想上得到了升华,同学们看完后都纷纷表示:“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家庭的家风,是社会最小组成单位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要不断改进自身的缺点和不足,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良好家风的形成,率先垂范,饱含正能量,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高素质人才。
供稿: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编辑:新媒体中心丁杰
赞赏
长按云南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pia.com/qptx/1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