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生理、病理特点与成人不同,不仅在按摩手法上有所区别,遣方用药亦有不同。本期所选的常见的小儿疾病诊断和常用药方均选自易学易读的古籍易读本《学中医必读经典口袋书》——《小儿药证直诀》。
小儿药证直诀
推
《小儿药证直诀》是一部中医儿科学专著,是北宋钱乙的弟子闫孝忠收集他的临证经验编成的,成书于宋宣和元年(公元年)。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专论小儿脉、因、证、治,收列儿科常见病证治80余条,中卷收载典型病案23则,下卷列载方剂首。
全书论治始终遵循“小儿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这一生理、病理特点,遣方用药秉承“寒温适度,补泻并用,扶正祛邪兼顾,以柔养脏腑为本”的原则,其记载的良方,如六味地黄丸、导赤散、泻白散等,千百年来流传于世,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文
小儿常见病
1
心实
心气实则气上下行涩,合卧则气不得通,故喜仰卧,则气得上下通也,泻心汤主之。
泻心汤
治小儿心气实:则气上下行涩,合卧则气不得通,故喜仰卧,则气上下通,黄连(一两,去须)上为末,每服五分,临卧取温水化下。
肺热
手掐眉目鼻面,甘桔汤主之。
甘桔汤
桔梗(二两),甘草(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加荆芥、防风,名如圣汤。热甚加羌活、黄芩、升麻。
肺盛复有风冷
胸满短气,气急喘嗽上气,当先散肺,后发散风冷,散肺,泻白散、大青膏主之,肺不
伤寒则不胸满。
泻白散
泻白散(又名泻肺散),治小儿肺盛,气急喘嗽,地骨皮,桑白皮炒(各一两),甘草炙(一钱),上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
大青膏
治小儿热盛生风,欲为惊搐,血气未实,不能胜邪,故发搐也。大小便依度,口中气热,当发之,天麻(末,一钱),白附子(末,生,—钱五分),青黛研(一钱),蝎尾(去毒,生,末), 乌梢蛇肉(酒浸,焙干,取末,各一钱),朱砂(研),天竺黄(研)。
上同再研细,生蜜和成膏,每服半皂子大至一皂子大。月中儿粳米大,同牛黄膏、温薄荷水化一处服之。五岁以上,同甘露散服之。
伤风
昏睡口中气热,呵欠顿闷,当发散,与大青膏解。不散,有下证,当下,大黄丸主之。
大饮水不止而善食者,可微下,余不可下也。
大黄丸
治诸热,大黄,黄芩(各一两),上为末,炼蜜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至十丸,温蜜水下,量儿加减。
夏秋吐泻
五月十五日以后吐泻,身壮热,此热也。小儿脏腑,十分中九分热也。或因伤热乳食,吐乳不消,泻深黄色,玉露散主之。
六月十五日以后,吐泻,身温似热,脏腑六分热四分冷也。吐呕,乳食不消,泻黄白色,似渴,或食乳或不食乳。食前少服益黄散,食后多服玉露散。
七月七日以后,吐泻,身温凉,三分热七分冷也。不能食乳,多似睡,闷乱哽气,长出气,睡露睛,唇白多哕,欲大便,不渴。食前多服益黄散,食后少服玉露散。
八月十五日以后,吐泻,身冷无阳也,不能食乳,干哕,泻青褐水。当补脾,益黄散主之,不可下也。
玉露散
又名甘露散,治伤热吐泻黄瘦,寒水石软而微青黑,中有细纹者是,石膏坚白而墙壁手不可折者是好,(各半两)甘草生(一钱,上同为细末)每服一字,或半钱一钱,食后,温汤调下。
益黄散
益黄散,又名补脾散,治脾胃虚弱,及治脾疳,腹大,身瘦。陈皮(去白,一两),丁香(二钱,一方用木香),诃子(炮,去核),青皮(去白),甘草(炙,各五钱)。
上为末,三岁儿一钱半,水半盏,煎三分,食前服。
盗汗
睡而自汗出,肌肉虚也,止汗散主之。遍身汗,香瓜丸主之。
香瓜丸
治遍身汗出,大黄瓜黄色者一个,去瓤,川大黄湿纸裹煨至纸焦,胡黄连,柴胡去芦,鳖甲醋,炙黄,芦荟,青皮 黄柏上除黄瓜外(同为细末),将黄瓜割去头,填入诸药置满,却盖口用杖子插定,漫火内煨熟,面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二丸。
夜啼
脾脏冷而痛也,当与温中药,及以法禳之,花火膏主之。
食不消
脾胃冷,故不能消化,当补脾,益黄散主之。
小儿常用药方
2
六味地黄丸
治肾怯失音,囟开不合,神不足,目中白睛多,面色?白等方。
熟地黄(八钱),山萸肉、干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去皮,各三钱),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空心,温水化下三丸。
导赤散
治小儿心热,视其睡,口中气温,或合面睡,及上窜咬牙,皆心热也。心气热则心胸亦热,欲言不能,而有就冷之意,故合面睡。
生地黄,甘草,生木通(各等份)上同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竹叶同煎至五分,食后温服,一本不用甘草用黄芩。
益黄散
益黄散又名补脾散,治脾胃虚弱,及治脾疳,腹大,身瘦。
陈皮去白(一两),丁香(二钱,一方用木香),诃子(炮,去核),青皮(去白),甘草(炙,各五钱)。
上为末,三岁儿一钱半,水半盏,煎三分,食前服。
泻黄散
又名泻脾散,治脾热弄舌。
藿香叶(七钱),山栀子仁(一钱),石膏(五钱),甘草(三两),防风(四两,去芦,切,培)上剉同蜜酒微炒香为细末,每服一钱至二钱,水一盏,煎至五分,温服,清汁无时。
白术散
治脾胃久虚,呕吐泄泻,频作不止,津液枯竭,烦渴躁,但欲饮水,乳食不进,羸瘦困劣,因而失治,变成惊痫,不论阴阳虚实,并宜服。
人参(二钱五分),白茯苓(五钱),白术(五钱,炒),藿香叶(五钱),木香(二钱),甘草(一钱),葛根(五钱,渴者加至一两)。
上鳖咀。每服三钱,水煎,热甚发渴,去木香。
阿胶散
又名补肺散,治小儿肺虚,气粗喘促。
阿胶(一两五钱),麸炒 鼠黏子(炒香),甘草(炙,各二钱五分),马兜铃(五钱,焙),杏仁(七个,去皮尖,炒),糯米(一两,炒)。
上为末,每服一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食后温服。
大青膏
治小儿热盛生风,欲为惊搐,血气未实,不能胜邪,故发搐也。大小便依度,口中气热,当发之。
天麻(末,一钱),白附子(末,生,一钱五分),青黛研(一钱),蝎尾(去毒,生,末), 乌梢蛇肉(酒浸,焙干,取末,各一钱),朱砂(研),天竺黄(研)。
上同再研细,生蜜和成膏,每服半皂子大至一皂子大。月中儿粳米大,同牛黄膏、温薄荷水化一处服之。五岁以上,同甘露散服之。
欢迎北京白癜风可以治好吗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pia.com/qptx/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