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痤疮好 http://pf.39.net/bdfyy/qsnbdf/一,《遇见蒺藜》
对蒺藜的认知,仅限于书本上的词语,蔓藤环生,蒺藜丛杂,觉得蒺藜是野草类的东西,生长这种草的地方满目荒凉。
遇见蒺藜却在繁华的都市,五个小花瓣开在清晨的阳光下,叶子翠绿而整齐,清新不张扬,非常的兴奋,以为是委陵菜属的植物,又认识一种委陵菜!
后来知道是蒺藜,这时更兴奋,见到了蒺藜的真面目,蒺藜从书本上走下来,不再是传说,它活生生的呆在眼前。
每次经过都蹲下看看它的生长情况,这种草枝会爬,匍匐着爬,径节上能长根,遇上土就扎根,没遇到就继续爬啊爬,这种植物可以揪一段,种上就能活。
有一天发现蒺藜长了很多小果实,果实有五个瓣,八个虎虎生威的尖刺,上面有许多小刺,五角星一样又像小刺猬!揪下来一个,刺有些扎手,果实很难掰开。在武侠小说里有铁蒺藜,形状和我手里的一样,嗖~~~扔了出去,它飞的挺远,不知道伤没伤到花花草草。
在古代石灰火炮里不但装有火药、石灰,还有其它爆炸飞散物——毒物、铁蒺藜,铁蒺藜,这种东西乱飞,比石灰更令人胆寒。
蒺藜是蒺藜科蒺藜属的匍匐草本,青鲜时可做饲料,种子有药用价值。果刺易粘附家畜毛间,有损皮毛质量,如果踩到,能扎伤人畜,为草场有害植物。
二,蒺藜特征
蒺藜(jílí)TribulusterrestrisLinnaeus
蒺藜科蒺藜属
俗名:白蒺藜、蒺藜狗
生活型:一年生草本;
茎:茎平卧,偶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
枝:枝长20-60厘米,偶数羽状复叶,长1.5-5厘米;
叶:小叶对生,3-8对,矩圆形或斜短圆形,长5-10毫米,宽2-5毫米,先端锐尖或钝,基部稍偏科,被柔毛,全缘;
花:花腋生,花梗短于叶,花黄色;萼片5,宿存;花瓣5;雄蕊10,生于花盘基部,基部有鳞片状腺体,子房5棱,柱头5裂,每室3-4胚珠;花期5-8月;
果:果有分果瓣5,硬,长4-6毫米,无毛或被毛,中部边缘有锐刺2枚,下部常有小锐刺2枚,其余部位常有小瘤体;果期6-9月;
三,用途和危害:
1,青鲜时可做饲料。
2,果刺易粘附家畜毛间,有损皮毛质量。为草场有害植物。
四,药用:
入药部位蒺藜的果实。
主要药物疗效为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
去风下气,行水化症之药也。
其性宣通快便,能运能消,行肝脾滞气,多服久服蒺藜,有去滞之功。
五,旧时一种兵器
1,铁蒺藜,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军用的铁质尖刺的撒布障碍物。亦称蒺藜。将铁蒺藜撤布于敌人必经过的路径上,能够使经过这里的敌人战马或人脚被扎伤。以达到迟滞敌军行动的目的。
著名的军事家诸葛亮就使用铁蒺藜为蜀军解决了一次危机:公元年,诸葛亮率军再出祁山。是年八月,诸葛亮突然得病身亡,失去统帅的蜀军开始回撤。为了防止魏军追赶,长史扬仪依照诸葛亮临终前的嘱咐,在沿途大量布设铁蒺藜。
魏军统帅司马懿得知诸葛亮已死后,率军追赶蜀军。到了关中司马懿见沿途布设有很多铁蒺藜,便令三千名士兵穿着平底木履开路,使铁蒺藜扎在木履上。但即便如此,在排除了路障,大队人马再追赶时,蜀军早已走远了
铁蒺藜有4根伸出的铁刺,长数寸,凡着地约有一刺朝上,它的名称来源于一种低矮的蔓生草生植物——白蒺藜。
这种植物多生长于北方荒漠沙地上,它的果实外壳有三角形尖刺,果实成熟后掉地,总有一刺朝上能够扎穿刺伤路人。不得不赞叹古人的智慧,他们受此启发,按照白疾藜果实外形仿制出了铁蒺藜。
在《墨子·备城门》中记载,在战国时的城市防御战中,“皆积参石、蒺藜”。《六韬·虎韬》记载:“狭路微径,张铁蒺藜,芒高四寸,广八寸。”由此可见,在战国时期我国便开始使用铁蒺藜。
到了明代,军队已经广泛使用铁蒺藜了。在戚继光的军队中,每名藤牌手、挨牌手“各带蒺藜十串,每串六个接连”(戚继光《纪效新书》),便于野战布营。明军战船上也装载大量铁蒺藜,大型船枚,中型船枚。交战时,向敌船投掷,使敌人在船上难于行动和作战。多年来,它一直是战争中应用的障碍器材。
在秦皇岛市卢龙县和抚宁区的文物保护管理所中有两件藏品,铁蒺藜与陷马陶筒。这些收藏品都是在明代长城附近发现出土的,是当年守城人员用来防御敌人的必备武器。
铁蒺藜防城除了直接铺洒在地面,还可以与陷马陶筒一起搭配使用。陷马陶筒是明代长城守卫人员埋设的一种武器,用来伤及敌人战马。陷马陶筒埋设于地表之下,筒顶有浅盘形陶盖,铁蒺藜置于筒内。
埋设之后,根据地形地貌进行必要的伪装,敌人战马踏破筒盖,铁蒺藜刺入马蹄,继而马失前蹄、人仰马翻。陷马陶筒这种古代兵器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兵器及城防工事填补了一项实物空白。
2,毒蒺藜
除了战争运用,铁蒺藜在武侠小说中也是常见的暗器,例如唐门的毒蒺藜。在古龙的《名剑风流》中就有过描述。
铁蒺藜本非什么特别厉害的暗器,但唐门的却杀伤力特大,这是因为制造方法不同。
一颗铁蒺藜由十三片铁叶子拼成,每片铁叶子上都淬上了不同种类的剧毒,十三种毒性见血发作即便是华佗再世也难以医救。因此江湖中人都说宁可遇到鬼,也不愿遇到唐家暗器。
铁蒺藜有4根伸出的铁刺,长数寸,凡着地约有一刺朝上,它的名称来源于一种低矮的蔓生草生植物——白蒺藜。
它的果实外壳有三角形尖刺,果实成熟后掉地,总有一刺朝上能够扎穿刺伤路人。不得不赞叹古人的智慧,他们受此启发,按照白疾藜果实外形仿制出了铁蒺藜。
3,
古代最厉害的九大暗器,铁蒺藜排第六,小李飞刀只能排第八
▲咱黑龙江省博物馆里收藏的铁蒺藜!下图是这个文物的介绍!有时间去看看吧!
4,
石灰火炮,大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留存下来,而且陆游还详细指明这种兵器,多是陶的,有瓶形、罐形,不但装有火药、石灰,还有其它爆炸飞散物——毒物、铁蒺藜,尤其是铁蒺藜,这种东西乱飞,比石灰更令人胆寒,所以,至到明代,它还依然非常流行,明代《武备志》中,不少的火枪、火炮、地雷、炸弹都装满了铁蒺藜。
不用说,年李纲汴京的保卫战,年李宝打败完颜郑家的陈家岛海战,年赵淳的襄阳卫城战,石灰火炮,都未缺席,显而易见,在中世纪,这种兵器遍布了全中国。
然而,十分遗憾,自宋元以后,这种极普遍流行的军事装备,突然销声匿迹,文献上再也没有它的踪影,随后,几百年一过,它就石沉大海,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长期无人知晓。
六,蒺藜附方
皮肤瘙痒:白蒺藜30克,蛇床子10克,地肤子10克。水煎两次混合,外敷患处。
偏头痛:白蒺藜10克,僵蚕10克,白芷30克。水煎服,每日3次。
牙龈出血:白蒺藜10克,水煎汤含漱。
牙周病:白蒺藜20克,水煎汤,含漱,每日数次。
荨麻疹:白蒺藜10克,防风10克,蝉蜕10克,苏叶10克。水煎服,每日3次。
乳房胀痛:白蒺藜10克,紫胡10克,青皮10克,香附20克,水煎服,每日两次。(牛国莲)
治身体风痒,燥涩顽痹:刺蒺藜四两(带刺炒,磨为末),胡麻仁二两(泡汤去衣,捣如泥),葳蕤三两,金银花一两(炒磨为末)。四味炼蜜为丸。早晚各服三钱,白汤下。(《方龙潭家秘》)
以上配方来自网络,
不能自行用药,请遵医嘱,自行用药后果自负!
七,生日宴
▲这蛋糕比米奇的好吃,动物奶油做的。
▲烤羊排上次没吃过瘾,这次梓终于吃腻了!肥羊,真肥,肥肉部分入口即化!上次我都没舍得吃,这次吃过瘾了!
图片摄影:空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pia.com/qptx/7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