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柑橘成熟采收时间比较集中,大量的柑橘同时进入市场,必然会对价格造成不小的冲击,对果农的收益造成不小的影响。如果采用贮藏保管,分期分批地供应市场,对稳定市场价格、延长销售周期、增加收益等都大有帮助。柑橘采后的生物学特征柑橘采收早熟品种的橘类和橙类从11月初开始采收;11月中旬至12月下旬成熟的柑橘为中熟品种;1月后成熟的柑橘为晚熟品种。贮藏果实一般要求七至八成熟,果皮已转色,转色程度为充分成熟的70~80%。油胞充实,但果肉尚坚实而未变软,果实已接近完全成熟,但比鲜食用果的成熟度略低时采收为宜。采后特性●乙烯生成速率低一般不出现乙烯生成和呼吸速率高峰,为非跃变型果实耐贮藏。●呼吸速率低柑橘是呼吸速率较低的水果,仅高于坚果、枣、干果,柑橘果实成熟期间没有呼吸高峰产生。●果皮较厚且有弹性可承受一定程度的机械冲击,对果肉有充分的保护作用。●有较高的物质贮备柑橘果实中有较高的碳水化合物贮备,呼吸强度低,因而促使果实耐贮。总体而言,柑橘较耐贮。自然情况下,橙类一般能贮藏3~4个月;宽皮柑橘类的贮藏性次之,如温州蜜柑、椪柑能贮藏3~4个月;杂柑不同品种的差异性大,清见可贮藏3~4个月,不知火可贮藏2~3个月;柚类一般耐贮性较好,但品种之间差异较大,沙田柚、胡柚耐贮性好;橘橙或橘柚等杂交良种一般具有较强的耐贮藏性能。柑橘贮藏所存在的问题柑橘确实比较耐贮藏,不需特别处理也能放上一段时间。但未经过一定的商品化贮藏处理,果实易出现腐烂、枯水、外观差、口感风味差等问题,严重降低柑橘品质,影响销售。影响柑橘贮藏的主要因素有:1贮藏温度柑橘果实贮藏的适宜温度,与不同的原产地环境、品种以及栽培条件、采收程度和贮藏期的长短有关。柑橘果实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果实的呼吸强度越小,呼吸消耗越少,果实越耐储藏。温度过高,会加重青绿霉菌繁殖和传染。但也不能过低,温度过低柑橘易发生冻害、水肿病等。参考温度柑(椪柑、杂柑):5℃~6℃;桔(沙糖橘、金橘):3℃~5℃;橙(冰糖橙):5℃~7℃;脐橙(纽荷尔、华盛顿、朋娜):4℃~8℃;柚:沙田柚6℃~8℃,蜜柚7℃~9℃。2空气湿度贮藏环境内的相对湿度直接影响柑橘果实的保鲜效果。采后果实不能再从树上获得水分供给,在长期贮藏过程中,水分逐渐蒸发,当果实干耗(重量损失)超过5%时,就会出现萎蔫,且以后也很难恢复原状。参考湿度橙类:90%~95%;柑类:85%~90%;桔类:80%~85%;柚类:75%~85%。3储藏气体成分柑橘果实属于非呼吸跃变性果实,它的成熟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没有呼吸高峰出现。影响柑橘贮藏的气体成分主要有二氧化碳,当乙烯浓度过高也会对其产生影响。柑橘类果实对二氧化碳较敏感,当超过10%易导致果蒂干枯、不良风味变化,冷藏室二氧化碳浓度高还易导致水肿病。贮藏环境中的乙烯积累过多,会影响气调效果,导致腐烂和异味的加重。4果实采后病害柑橘果实采后病害约有20多种,主要分为病理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两大类。病理性病害:主要有青绿霉病、酸腐病、蒂腐病、黑腐病和炭疽病等。青绿霉病和黑腐病多从伤口侵染发病;酸腐病常发生在贮藏中后期;炭疽病和蒂腐病多发生在贮藏后期,蒂腐病的发生与果实果蒂脱落密切相关。生理性病害:主要有果面褐斑病、失水萎蔫、果肉异味以及低温冷害等。生理失调多在贮藏中期至后期。贮藏环境相对湿度低时易加重褐斑病的发生。柑橘贮藏保鲜技术贮藏方式柑橘主要采用贮藏保鲜方式为简易贮藏保鲜、冷藏保鲜、气调保鲜、留树保鲜、生物技术保鲜和天然保鲜剂保鲜等。简易贮藏保鲜:主要是利用天然环境低温来保存果实,包括埋藏、沟藏、井藏、窖藏、堆藏、通风库储藏等。由于不能人为控制储藏温度,储藏场所的温度总是随着季节的更替和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在使用上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冷藏保鲜:冷藏保鲜又叫控温储藏。这种储藏方式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能较好地降低病原菌的发生率和果实腐烂率,还可降低果品的呼吸代谢,阻止组织老化,延长储藏期。进入冷库的产品应适当包装,合理堆垛,避免散贮方式。此种贮藏成本比较高。气调保鲜:气调保鲜是以冷藏为基础,将果品置于密闭库中,同时控制温度、湿度、气体成分等因素。气调保鲜常用二氧化碳、氧气和氮气,有时会使用二氧化硫等气体。目前,气调库主要用于肴呼吸跃变性果实的储藏,如苹果、猕猴桃、梨、枣和核桃等的储藏。柑橘类果实属于无呼吸跃变性果实,在柑橘气调储藏应用较少。留树保鲜:柑橘类果实不易形成离层,即使达到充分成熟阶段仍不脱落。因此可通过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其他生物制品等措施,将成熟的果实留树,达到延迟采收和保鲜的目的,即留树保鲜,也称自然保鲜法。生物技术保鲜:生物防治是采用微生物菌株或抗菌素类物质,通过喷洒或浸渍果品处理,以降低或防治果品采后腐烂损失的保鲜方法。如一些乳酸菌类、抗菌肽类、光合菌生物保鲜剂等能有效抑制有害菌类在果蔬、食品上生长,从而达到保鲜目的,但要注意食品安全问题。天然保鲜剂保鲜:天然生物保鲜剂主要包括植物源、动物源和微生物源的保鲜剂。如茶多酚、蜂胶提取物、高良姜汁、大蒜辣素、鱼精蛋白、壳聚糖、生物碱等,都有良好保鲜效果。通常来说,简易贮藏用得比较多,各位果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贮藏方式。技术要点●清洁消毒贮藏库要提前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常用的消毒杀菌方式有熏蒸、喷洒消毒、臭氧发生器消毒等,如是冷库贮藏还要记得提前降温。●精细采收在根据生长期和外观果皮色泽判定的基础上,测定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汁固酸比可判定采收成熟度。应使用圆头果剪,一般1果2剪,清除明显残次果。采收、装箱和运输过程必须尽力减免机械伤。●果实分级首先剔除伤果、畸形果、脱蒂果、青皮果和过熟果,然后根据果实的色泽、形状、成熟度、果面等分成若干等级,最后按果径大小分级。●防腐处理对于贮藏的柑橘,要在采收当天作防腐处理,最长不得超过两天。防腐处理的药剂可用抑霉唑+咪鲜胺+百可得,对常发的贮藏期病害有良好的预防效果,防腐处理后要晾干明水。●预先贮藏在包装之前,必须预先进行短期的贮藏,称为预贮。预贮有预冷散热、蒸发水分,愈合伤口的作用,可防止宽皮橘类的浮皮病、甜橙的干疤病等生理病害。果实经保鲜剂处理后,放置在干燥、凉爽、通风良好的地方存放。理想的预贮条件是:温度6℃~8℃、相对湿度75%,通常甜橙预贮2~3天,宽皮柑橘类、杂柑3~5天,柚子7~12天。●包装入库采用聚乙烯薄膜袋或玻璃纸单果包装,既可以保湿,又可隔离果实病害。单果包装后装箱入库,由于果农以简易贮藏居多,所以入库后要定期检查。●适时出库总损耗率超过10%时应终止贮藏,同时贮藏时间不得延长到影响柑橘的销售质量。
本文由农业助手团队编写整理,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农业助手(ID:nyzs),转载时请勿修改文章内容,修改必究!
参考资料
《柑橘采后储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廖炜《柑橘贮藏保鲜技术》单杨
探讨柑橘黄化、葡萄、番茄等种植问题,
请加华垦黑马III白癜风哪里治疗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pia.com/qptx/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