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皮

第一书记结联盟抱团发展促振兴人民资讯


「本文来源:陕西日报」本报记者段承甫盛夏7月,宝鸡市陈仓区西部山区群山披绿,鸟语蝉鸣,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陈仓区西部山区,也被人们称为西山。这里曾因山大沟深、产业落后,是宝鸡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集中、扶贫难度最大的区域。近年来,在陈仓区第一书记产业扶贫联盟的帮助下,西山的众多农特产品畅销山外的广阔市场,“虢之国品西山五美”等品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13.2万名山区群众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西山地区辖7个镇75个村,‘八山一水一分田’,群众主要以养殖业和种植花椒、核桃维持生计。”7月28日,联盟支部副书记、坪头镇营头村原第一书记朱文超介绍,驻村期间,他发现长期以来各村农户基本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附加值低等问题突出。年,朱文超接到一笔10吨青皮核桃的订单,在联系了附近几名第一书记后,七拼八凑只找来1.5吨,最终只能遗憾地看着这笔订单“黄了”。他意识到,如果能把各村优势资源整合起来,把来自各领域的第一书记在产业扶贫方面的专业资源统筹起来,西山的75个村就能实现致富共赢。年8月,刘越剑、李玮、朱文超等8名第一书记坐在一起合计,独木难成林,村与村不能再单打独斗了。他们发起成立了第一书记产业扶贫联盟,抱团营销,共御风险、共享信息、共闯市场、共同发展。陈仓区委对联盟高度重视,引导全区57名第一书记加入,在坪头镇党委设立陈仓区第一书记产业扶贫联盟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示范引领和桥梁纽带作用,把联盟打造成一支“不走的队伍”。“联盟的主要职能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供销信息平台、组织产品展销会、开展志愿服务等,联盟成员探索出了‘支部引领+联盟对接+合作社收购+公司销售+农户生产’的‘5+’发展模式。”新街镇核桃园村第一书记杜彬鹏介绍。在第一书记产业扶贫联盟的带领下,西山各镇村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动员农户积极加入合作社,采取诚信联保、溯源系统、数量严控等方式保障农产品品质,引导农户走上产业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香泉镇麻池村曾是西山一个典型的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漆刚在年加入第一书记产业扶贫联盟后,引导村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中蜂养殖、花椒种植等特色产业,动员村民加入合作社。“合作社提供蜂箱,村里的培训班教技术,产出的蜂蜜由合作社和第一书记对接联盟包装销售。一年光靠养蜂我就有近4万元的收入。”麻池村曾经的贫困群众李文生说。“前几年,麻池村还建有第一书记产业扶贫联盟香泉镇培训基地,对全镇户名贫困群众进行养殖、种植、手工制作、产品推销等技能培训,培养出了一批养殖大户、种植和销售能手。”漆刚说。为了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第一书记产业扶贫联盟对西山特色农副产品统一进行资源整合、包装推介、市场营销,为8类农产品统一设计了包装礼盒,使山货摇身变成了精致的商品。为了拓宽销售渠道,第一书记产业扶贫联盟组织参加了西山建委西部山区农产品展销会、杨凌农高会等,推广西山特色产品;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建立第一书记联盟电商服务中心、“秦乡人家”农产品网络销售及社区团购平台;开设第一书记产业扶贫联盟扶贫产品直销店推广销售农产品……目前,第一书记产业扶贫联盟与宝鸡市20余家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8家单位签订了消费扶贫协议,近3年累计销售花椒、苹果、香菇、肉牛、土鸡等16种农产品近万元。“线下参展的同时,我们还在线上对接了西北网红直播基地,西山优质农产品已成为网络主播达人的优先推荐品。今年1月,联盟建成‘虢之国品西山五美’运营中心,接入了多家电商平台,配备了直播间、打包发货设备,将通过直播带货推广西山公用品牌。”第一书记产业扶贫联盟党支部书记杨海明说。“第一书记产业扶贫联盟支部委员会被评选为陕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我们备受鼓舞。接下来,我们会强化专业培训,继续完善产业链条,培育龙头企业,擦亮‘虢之国品西山五美’等特色品牌,夯实西山乡村振兴的产业之基。”陈仓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裴振强说。-08-:00:00:0——记陕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陈仓区第一书记产业扶贫联盟支部委员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pia.com/qpzz/1243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