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主任医师胡献国
青陈皮,即青皮、陈皮,二者均有行气消滞之功,临床常相须为用,故称青陈皮。二者虽出自同一植物,但由于采收季节不同,用略有不同。
陈皮,又名橘皮,为橘类成熟果实的果皮,以陈久者为佳,故称陈皮。陈皮性味辛、苦、温,入脾、肺经,有行气健脾、降逆止呕、调中开胃、燥温化痰之功,适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嗳气、恶心、呕吐及咳嗽痰多等症。《随息居饮食谱》言其“解鱼蟹毒,化痰下气”。青皮,为橘类的未成熟果实或青色果皮,性味苦、辛、温,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之功,《本草纲目》言其“治胸膈气逆,胁痛,小腹疝痛,消乳肿,疏肝胆,泻肺气”。
陈皮、青皮虽源于一物,且均能行气,然陈皮性温和,行气力缓,长于理脾气,故脾胃气滞者常用;且质清上浮,兼入肺经而燥湿化痰,故又可用于湿痰咳嗽。青皮性较峻烈,行气力猛,长于破气而疏肝经郁滞,主治肝郁诸症,并有散结消滞之功,用于食积气滞症,破气散积化滞之力较强,但健脾作用不及陈皮。现介绍二则粥疗方,供选用。
陈皮粥
陈皮10克,大米克。将陈皮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剂,连续3~5天。可和胃理气、化痰止咳,适用于脾胃亏虚、脘腹胀满、肋胁疼痛、嗳气频作、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咳嗽痰多等。
青皮粥
青皮10克,大米50克。将青皮浸泡5~10分钟,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2剂,连续2~3天。可疏肝健脾、行气止痛,适用于肝郁气结、饮食积滞、胃脘胀满、脘腹疼痛、胁肋疼痛、乳房肿痛、疝气疼痛等。
(摘自《健康报》2月13日中医养生版。图片摘自网络。)
本期编辑:姜天一
校对:张灿灿
赞赏
长按北京哪里白癜风看的好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做的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pia.com/qpcd/3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