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崔方春
我从很小就喜欢树,当然,更喜欢自己栽树。记得小时候特别是上小学之后,每到树木萌发新绿,地里的植物出芽的春天,我总爱在村头地堰、房子周围和家后的树园子里转来转去,瞪大眼睛去找刚钻出地皮的小花小草,更爱去找头年人们丢弃果核而长出的桃子、杏子、李子的小苗。每当一场春雨过后的几天,更是乐此不疲地满村满院地去找这些旺盛的小生命。一旦发现它们,我或用自己稚嫩的手指,或折一块小小的树枝,小心翼翼地剥开周边的泥土,找到裂开的果核,弄清楚细小的根系,然后左手托住小苗,右手伸出食指深深地抠到泥土里,稳稳地掏出一个裹住根系的小土球,捧在手里,捧回家去。回到家,我会在院子里找一个角落,用母亲锵锅用的小铁铲很不规则地挖出一个小坑,把它栽进地里,栽到自己的心中。当然,每年都是栽的不少,成活的不多。偶尔有几棵活下来,也成不了气候。不过,从那时候便让我喜欢上了树,喜欢上了栽树。参加工作离开家乡,由于条件的限制,栽树种花的机会少了,但喜欢树喜欢栽树的情结却没有变。在自家阳台上搞点盆栽,就成了这个习惯的继续和延伸。
年春,我从泰山脚下带回一棵细小的无花果树幼苗,在阳台上的花盆里一养就是好几年。我为它施肥、剪枝、换盆,春天搬到楼下路旁,秋后请回阳台越冬,盼望能一天天长大。它也没有辜负我的一片赤诚,每年都能结出十个八个的果实,但由于生长环境的限制一直没有长大长好。四五年的工夫,根部比拇指也粗不了多少。年初夏,我搬进了新的房子。搬家时,把它放到楼东北角冬青绿篱旁待了一个夏天。但,花盆中的它基本是老样子,没有多大变化。入冬前的一天,我打算把它搬回家放到阳台上,还像过去那样继续养下去。在整理花盆,清理泥土,修剪枝条的时候,发现阀门井旁有一块不大的空地,就顺势挖了个坑,把它从花盆里倒出来摁了进去。压实、浇水、培土之后,完成了它的一次战略大转移。不过就是让人觉得太可怜,出地皮的枝条还没有五十厘米高。
进入深冬,天气渐冷。怕冻死刚刚栽到地里的它,我找了块蛇皮塑料布包起树枝,弄了些杂草树叶堆到根部,又在上面覆了一层泥土,以防被风吹走。于是,这棵小小的无花果树开始了它的室外越冬生活。那个冬天不是太冷,小树苗很好地迎来了暧洋洋的春天。它发芽了,长叶了,抽出新枝了。我也继续着自己的作为,松土、施肥、浇水、修剪、支护,精心地管理着。可能是逃出了花盆的束缚,可能是接触了孕育生命的大地,更可能是老天爷阳光雨露的滋润,这一年它长得有点疯,有点狂。不但春夏两季都结了果实,数量也比头年翻了两番。立秋时节,它的主干已有小孩胳膊粗,高度也到了我的耳根儿,从主干发出的几根侧枝斜着伸向空中,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邻居们见了,都伸出拇指说这棵树长得旺,长得好。转眼就是两年。到年夏天,它已从独干细枝长到了碗口粗的树围,两米有几的树高,圆圆的树冠可覆盖四五平方米。树上的果实,占满了枝枝丫丫,有的树枝竞压低了头,压弯了腰。从6月中旬成熟的春果到7月中旬成熟的夏果,收了五六十斤,并且细腻绵软香甜可口,品尝过后人人都说好。说实话,在这之前,别看养了六七年时间,但没有真正地去研究它了解它。是它的长势,是它的果实,催动了我的求知欲,开启了我对无花果的不断认识,加快了我对无花果树的深入了解。无花果树属于桑科,属亚热带落叶小乔木,又名天仙果、明目果、映日果,已知的有几百个品种。它有多次生长的习性,幼树新梢当年生长可达两米以上,其寿命可达数十年。它耐旱、耐阴、耐盐碱,具有速生、早果、丰产的优点。
它的果实有扁圆型、球型、梨型或坛型数种,果皮色泽有绿、黄、红、紫红之分,黄色居多,果肉多呈黄色、浅红色或深红色。我种的这种果实呈梨型,果肉为浅红色,甜度高入口绵,且春夏两次坐果,是上乘品种。有邻居说应为“大青皮”一类,但我没去作进一步考证。无花果树实际上是有花的,只是它的花器构造和开花过程比较特殊。在百花争艳,招蜂引蝶的季节,无花果树却把它的花朵深深地埋藏在它那肥大的囊状花托里。花托顶端又凹陷进去,把雌雄花包在其内。人们食用的“果实”,实际是它那膨大成肉球的花托以及雌蕊、雄蕊等花的器官。无花果富含糖、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它含有的18种氨基酸中有8种是人体所必须。无花果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可以帮助人体促进食欲、润肠通便、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可利咽消肿,预防多种疾病和癌症的发生。无花果树叶片宽大,果实奇特,夏秋果实累累,是优良的庭院绿化和经济树种。它能抵御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苯、粉尘等有害气体的污染,具有良好的吸尘效果,是不可多得的“空气净化器”。无花果树也有自身的弱点,就是不耐寒。在北方地区如遇-12℃低温新梢即发生冻害,-20℃时地上部分可能会冻死。年冬天的那场严寒就差点儿把我养了多年的这棵无花果树置于死地。入冬前,我考虑到济南冬季的特点,还是作了防寒处理,加强了根部和树桩的保护。包括对根部培土,对树干用多层旧报纸和蛇皮塑料布包裹,等等。认为,在正常气温下可以很好地越过冬季。然而,年底年初那场气温超过-16℃的寒流,简直把它推到了死亡的边缘。
冬去春来,冬青开始抽绿,小草开始发芽,周边各种树木都萌出了新叶,唯独这棵无花果树不见动静。于是,我用手指甲剐它的皮,里面是绿的;摸它的干,似乎是软的;折一段枝,不像失水的样子。看起来,好像问题不大。但心里却忐忑不安,诚惶诚恐。那段时间,我天天早上去看,下午去瞅,希望春天能给它带来可爱的笑脸。但事与愿违。眼见冬青的绿叶长出了三片多,小草的嫩芽变成了宽宽的叶子,周边树梢上的叶片都变大变圆了,也没有看到无花果树发芽的迹象。它,让我着急,让我心焦,让我心里没底……每到春天,济南的风很多,风力很大,特别是令人烦恼的西南风,几天工夫就会把人们带入夏季。那年的春风,帮我解开了迷底:它死了,被春节前那场寒流给冻死了,并且死得很惨,很惨!一天早上,我伤心地发现,几天前还发青的树枝失去了水分,已经发干变脆,甚至枯裂。前两天还发软发润的树干开始变硬变糙,完全没有了春天树木营养上升绿叶萌发的那种状态。又过了几天,小枝干了,侧枝裂了,主干的皮也变成了灰褐色,后来出现的情况更让人可怕。树上的小丫口裂了,中丫口裂了,大丫口也裂了,树头上到处是大大小小裂开的口子。小的宽度0.5厘米左右,大的能有一两厘米。从根部长出的那两根最壮最粗的主干竟完全分了家,我的四个手指可以直接伸进去。唉,没救了,真的没救了!我一连几天,站在树旁傻傻地发呆,呆呆地犯傻。一个曙光初现的早晨,我蹲下有些僵硬的身子,双手抱住涩涩如柴的树干,把布满愁容的脸庞紧贴没有一点水脉的树皮,希望找一找它昔日的脉脉温情,看一看它过往的姣妍微笑,忆一忆我们在一起的幸福时光……但它却没有一丝回应,没有丁点搭理,更没有如何动情的表示,只是冰冷冰冷地给我留下了两行滚烫滚烫的泪水......
几天后的一个上午,我带一把特意新买的锯子,来到树下,来到它的身旁。动容地摸了摸它的枝,摸了摸它的干,摸了摸它一身的伤口,又一次表达了我的情思和忧伤。在痛痛之中,用颤抖的双手,小心又小心地锯掉了它所有的枝枝节节。然后,请来一位邻居大哥帮我锯去了残桩,锯去了所有地上部分。残桩所去,留下的是一个小盆口大的木墩子。面对这个白槎槎的巨大伤口,面对这个紧贴地皮的未来希望,我痛心之余是祈祷,祈祷之余是期盼,期盼能有奇迹出现,期盼它能死而复生!......日复一日,天过一天,无花果树强大的再生能力终于让我看到了希望。几周以后,它从树墩周围萌发了大大小小十几个嫩芽,并快速生长起来。我抽小留大,抽弱留强,选了两个最好的芽头用竹竿和麻绳捆绑支护牢固。同时,加大浇水、施肥等管理力度,促其快速生长。到7月底,它们都长到了一米七八的高度,直径已有小孩胳膊粗,枝头旺,树叶大,片片翠绿,处处油光,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作者简介:崔方春,山东青州人,从事银行工作41年,退休职工。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年,出版35万字个人传记《往事记忆》一书。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pia.com/qpls/10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