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皮

陈皮学堂从中药角度看,青皮和陈皮有什


<

新会陈皮炮制技艺作为国家非遗,按采收加工时间可分为:青皮、二红皮(微红皮)和大红皮。在习惯上,我们把三者统称为陈皮,从中药应用角度看,青皮陈化后归类为“青皮”;二红皮/大红皮陈化后归类为“陈皮”,各有独特功效。

中药角度看新会青皮

新会青皮的原料是茶枝柑,只是在柑果表皮呈墨绿色(青柑),生理未成熟时摘下,制作成青皮后,质感硬,内囊薄,味辛苦,气芬芳清新。

与成熟柑果相比,其原料青柑的挥发油比例更高,果糖含量较低,不仅便于贮藏陈化,也能让人心旷神怡。越来越多的人会将青皮产品放在卧室、汽车,安享闲适时光。虽说青皮的药食同源应用不如陈皮广泛,但在烟酒熬夜、咽喉发炎或肝气郁结等临床应用,它就是健康的“守护神”。懂行的新会陈皮爱好者,总在家里备上一些。

中药角度看新会陈皮

新会陈皮包括俗称的二红皮(微红皮)和大红皮,前者原料是开始着色但未充分成熟的柑果,后者则是呈现黄橙色或黄红色的柑果,皮偏厚,质软柔韧,味辛带甜香。制成陈皮后,油胞大而密集,皱缩明显,有独特猪鬓纹。

二红皮/大红皮陈化后在中药归类为“陈皮”,故而可知两者功效相近。新会陈皮适用范围广,可配名贵药材,膳食茶饮也表现极佳。就家庭保管而言,二红皮是更省心的选择。就滋味而言,大红皮由于成熟度更高,入口更加甘香醇厚。

青皮/陈皮的区别

青皮和陈皮的区分由来已久,北宋天文学家、药物学家苏颂,曾阐述“黄橘以陈久者入药良,古今方书用之最多……而青橘主气滞,下食,破积结及膈气方用之,与黄橘全别”。

青皮归肝胆胃经,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陈皮归肺脾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以上是中医角度的大概划分。红皮治高,青皮治低;陈皮留白则理脾健胃,去白则消痰止咳。虽同为理气中药,陈皮性质和缓,偏入脾肺气分,燥湿化痰;而青皮的日常使用需要对症。

原标题:《从中药角度看,青皮和陈皮有什么不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pia.com/qpls/1218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