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皮

什么是经行乳房胀痛怎么治疗


这篇文章的作者:痛经医生,不太正常的痛经终结者,你可以为他点赞或者打电话给最好闺蜜举报。反正有了他也就没有痛经啥事儿了。

每值经前或经期乳房作胀,甚至胀满疼痛,或乳头痒痛,甚至不能触衣者,称“经行乳房胀痛”。本病属西医学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范畴,多见于青壮年妇女,是常见病。乳痛症(乳腺结构不良症中的常见轻型病变)也可按本病论治。

病因病机

乳房属胃,乳头属肝,冲脉所司在肝而又隶于足阳明胃经,故冲脉与乳房、乳头相关。若肝气郁结或痰湿阻滞,遇经前、经期冲脉气血充盛,郁滞更甚,令乳络不畅,可致本病发生。常见分型有肝郁气滞、胃虚痰滞、肝肾阴虚。

1肝郁气滞

素性抑郁,或愤怒伤肝,疏泄失司,经前或经期冲脉气血充盛,肝司冲脉,肝脉气血郁满,肝脉夹乳,乳络不畅,遂致乳房胀痛或乳头痒痛。

2胃虚痰滞

脾为生痰之源,胃为贮痰之器。饮食不节,劳倦思虑,损伤脾胃,或郁怒伤肝,肝旺乘脾,脾虚运化失职,水湿聚而成痰,经前或经期冲气偏盛,冲隶阳明,胃脉过乳,冲气夹痰湿阻络,乳络不畅,遂致乳房胀痛或乳头痒痛。

3肝肾阴虚

素体阴虚,或久病失血伤津,经行则阴血愈虚,肝肾精血益感不足,乳络失于濡养,因而经行乳房胀痛。

诊断

(1)乳房胀痛随月经周期反复发作,一般多在经前3?7天发生,经后多逐渐消失,有规律性。

(2)多兼见不孕症,或易烦躁易怒。

(3)月经前乳房可摸到结节或肿块,经后消失;若经后不能消失者,需排除“乳腺增生症”或“乳房恶性病变”,必须定期检査,及早防治。

(4)未婚乳房触及结节者,应行相关检查,排除乳房瘤

辨证论治

经行乳胀,临床有虚实之殊。实证多痛于经前,按之有块,经后乳房胀痛渐止。虚证多痛于行经之后,按之乳房柔软无块,临证时要细细分辨。治疗以行气豁痰、疏通乳络为大法。

1肝郁气滞

经前乳房胀痛或乳头痒痛,痛甚不可触衣,疼痛拒按,经行小腹胀痛,胸胁胀满,烦躁易怒,经行不畅,色黯红,舌红,苔薄,脉弦。

肝气郁结,疏泄失司,气血不畅,肝司冲脉,经前冲气偏盛,冲气循肝脉上逆,肝经气血壅盛,乳络不畅,“不通则痛”,故乳房胀痛或乳头痛痒,疼痛拒按;肝气不疏,气机不畅,故烦躁易怒,胸胁胀满,经行小腹胀痛;肝郁气滞,冲任阻滞,故经行不畅,色黯红。舌红,苔薄,脉弦,也为肝郁气滞之证。

疏肝理气,通络止痛。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加王不留行、川楝子。方药:柴胡10克,枳壳1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5克,川芎10克,香附10克,陈皮6克,王不留行10克,川楝子10克。

方中柴胡、川楝子疏肝解郁调经;枳壳、香附、陈皮理气、行滞、消胀;白芍、甘草缓急止痛;川芎行血中之气,配以王不留行通络行滞。诸药合用,能疏肝之郁,通乳之络,故乳房胀痛可消。

若乳房有结块痛甚者,酌加夏枯草、海藻以软坚散结;肾虚腰痛者,酌加菟丝子、续断、杜仲。若肝郁化热夹瘀者,症见经前乳房胀痛,乳中结块,疼痛拒按,月经先期,量多,色红,质稠,有血块,或经行发热。治宜疏肝清热,凉血祛瘀,调经止痛。方用血府逐瘀汤加金银花、连翘,或用丹扼逍遥散加减。

2胃虚痰滞

经前或经期乳房胀痛或乳头痒痛,痛甚不可触衣,胸闷痰多,食少纳呆,平素带下量多,色白稠黏,月经量少,色淡。舌淡胖,苔白腻,脉缓滑。

胃虚痰盛,气机不畅,经前或经期冲气偏盛,夹痰上逆,壅阻乳络,“不通则痛”,故经前、经期乳房胀满而痛,或乳头痒痛;痰湿壅滞中焦,中阳不振,运化失职,故胸闷痰多,食少纳呆痰湿下注,损伤带脉,带脉失约,故平时带下量多,色白黏腻;痰湿阻于冲任,气血运行不畅,故经行量少色淡。舌淡胖,苔白腻,脉缓滑,也为胃虚痰滞之证。

健胃祛痰,活血止痛。

四物合二陈汤(《陈素庵妇科补解》)去甘草。方药:当归15克,赤芍15克,川芎10克,生地黄15克,陈皮6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海藻10克,红花10克,香附10克,牡丹皮10克,甘草10克。

方中陈皮、半夏、茯苓健胃祛痰;当归、赤芍、川芎、红花活血祛瘀通络;生地黄、牡丹皮凉血行滞;香附疏肝理气;海藻软坚散结。全方共奏健胃祛痰,理气活血,通络散结之效。

3肝肾阴虚

经行或经后乳房作胀,腰膝酸软,两目干涩,咽干口燥,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肝肾精血不足,乳络失于滋养,故经行或经后乳房作胀。腰为肾之府,肝开窍于目,肝肾精血不足,则见腰膝酸软,两目干涩。阴津不足,津液不能上承咽喉,则口燥咽干。阴虚不能敛阳,故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肝肾阴虚之候。

滋肾养肝。

一贯煎(《柳州医话》)加鸡内金、茯苓、陈皮。方药:沙参15克,麦冬15克,当归10克,生地黄15克,川楝子10克,枸杞子10克,茯苓15克,鸡内金10克,陈皮10克。

一贯煎是治疗肝肾阴虚的名方,出自《柳州医话》。方中重用生地黄为君,滋阴养血,补益肝肾。以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为臣,益阴养血柔肝,配合君药以补肝体,育阴而涵阳。更用少量川楝子疏肝泄气为佐使,共奏滋阴柔肝以代疏肝之效。其中川楝子性味苦寒,虽有“苦燥伤阴”之说,但若配伍在滋阴养血为主的方药中,却无苦燥伤阴之害,而这正是本方有别于以疏肝理气为主的诸方的不同之点。加鸡内金、茯苓、陈皮以增强和胃通络作用。诸药合用,使肝体得以濡养,肝气得以条畅,乳房胀痛自然解除。

考虑到女性血少气多,肝肾阴虚时可以合用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组成,效果不好时再增加路路通、白芥子、王不留行等通络、化痰药物。

其他疗法1针灸体针

第一组:乳根、合谷、期门。第二组:天宗、肩井、肝俞。

太冲、侠溪、阳陵泉、肾俞、太溪、脾俞、足三里、三阴交、外关。

肝火旺者,去合谷穴,加太冲、侠溪穴;肝郁者,加阳陵泉穴;肝肾阴虚者,去肝俞、合谷穴,加肾俞、太溪穴;气血两虚者,去肝俞、合谷穴,加脾俞、足三里穴;胸闷者,去合谷穴,加外关穴。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5日。

耳针

乳腺、胸、内分泌、交感。

肝、肾、子宫、卵巢。

一般在患者出现乳房胀痛之当日开始针刺,每日1?2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左右耳穴交替使用,直至乳房胀痛消失。或在患者过了排卵期后,即月经干净后14日左右,改用耳穴压丸法,左右耳穴交替使用,每3?7日换1次。一般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头针

胸腔区(双)。

生殖区(双)。

每日针刺1次,每次留针15?30分钟,从出现乳房胀痛之日开始,至月经干净为1个疗程。一般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病案举例

张某,女,37岁,工人。

经前乳房胀痛3年,现发作3天。

患者经多先期而至,20?24天一潮,每值经前乳房胀痛,经后消失,今月经将潮,乳房胀痛甚,不能触衣,按之有多个泥沙样小硬结,伴有胸胁胀痛,心烦易怒,口干口苦。

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

乳房胀痛(肝郁气滞)月经先期(肝郁气滞)。

柴胡10克,白芍15克,当归9克,青皮9克,香附12克,枳壳12克,橘核12克,郁金15克,牡丹皮12克,夏枯草15克。

用药5天,乳房胀痛消失,月经来潮,加益母草30克,经后上方去青皮、橘核、夏枯草,加茯苓20克,女贞子15克,菟丝子15克,经前10天守原方,治疗3个月,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经前乳房胀痛消失。

识别下方







































北京白癜风手术多少钱
白殿疯怎么医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pia.com/qptx/104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