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皮

我们的校友,天水80后代表作家王选


王选,生于年,秦州区秦岭乡人,天水80后代表作家,天水市作协副秘书长,现任秦州电视台副台长。

学习工作简历:

年9月—年9月在秦岭乡上学

年9月—年5月在天水师范学校(现天水市职业技术学校)学习

年7月—年4月在天水电视台工作(期间取得兰大本科文凭)

年4月—年9月在秦岭中心小学工作

年9月至今在秦州区文广局工作(年2月起任秦州电视台副台长)

我的师范

——王选

我是年上的师范,普师专业,学校在七里墩,当时叫二师。年上的大专中文专业,在滨河路的一师。当时两所学校已合并,统称师范,但大家还是习惯上叫一师、二师。年,我在师范毕业。后面学校开始转型,我们那一茬,算是最后的中等师范生了。

师范五年,是我人生很重要的五年。一个简单、孤僻、内向、敏感的农村少年,最后变成了一个青年。在师范的五年,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和严格的学校管理,让我们自由生长,但又不会长的奇形怪状。在学校,我们上文选、学口语、练舞蹈、写毛笔字和粉笔字、学美术、参加作文兴趣班等,接触了很多东西,虽然大多只是基础性的,有些也一知半解,但正是这些基础性的东西,成了我们人生路上的一块块石头,铺平了前行的道路。

在师范,我学习一般。27号,从学号就能看出来,我是那种普通到常被老师忽略的中游学生。那时候,我唯一的爱好,就是写诗。老师在上面讲课,我在下面课本的空白页偷着写诗。写作成了我与自己交流的一种方式。也正是那时候,我开始阅读,周末在阅览室,平时去图书馆借。我也不知道能写出什么,能写多久,反正就那么一直读着,写着。到普师毕业时,在麻皮子、绿横线的作业本上已经写了几百首所谓的诗和一堆散文,足有一扎厚。

年,上大专,由于学中文,写作有了一定的目的性。在当时的《花雨》、《天水日报》等发了一点东西。年,担任起了文学社社长,主编了多期校刊《曦光》和校报。并写下了大约二十万字的东西,有诗歌、小说、散文、歌词等,反正花样繁多。年,快毕业时,我将所写的自认为满意的东西集结成《葵花之远》一书,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并举行了研讨交流活动。好多年以后,当我每次想起那本书时,依然为学校对一个少年的莫大关怀感到温暖。

在学校,我拙劣的写作,得到了马银生、周舟、李春茂、欣梓等众多老师的鼓励和指导。是他们,让我在写作路上坚持着,爱着,始终没有放弃。也是他们,让我知道了写作的方向,而没有走上弯路。感谢他们。

年毕业后,我进入天水电视台,在《直播天水》一直干记者,干了四年多。后来进入了秦州区文广局工作。中途还当过几个月老师。

从毕业到现在,已整整十年。十年,从未作出什么大成绩,就和我的学号一样,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消磨掉了。唯有写作还在坚持着,不敢放弃。十年,没有取得什么成就,只是有一些收获而已。

▲《南城根:一个中国城中村的背影》一书封面

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的长篇非虚构《南城根:一个中国城中村的背影》一书。书出版后,引起了较好的反响,先后入选“凤凰好书榜”年度本好书、中国好书榜·文艺类TOP、《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年度值得期待30种图书、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江苏省全民阅读”备选书目等。雷达、梁鸿、秦岭、鲍十、王若冰等知名作家给予好评。《环球人物》期进行了采访报道。

▲《南城根:一个中国城中村的背影》

一书首发式

▲《环球人物》期

同时,还先后发表了一些作品。简要挑拣了一些重要的,如下:

《星星》年第7期发诗歌《我在玉兰花下坐了坐》、《北方文学》年第11期发散文《南城根的根》、《天涯》年第3期发随笔和摄影作品《南城根:一个低处的城中村》、《四川文学》年11期发短篇小说《变声期的苦楚》、《天涯》年2期发散文《低处的光阴》、《芙蓉》年1期发中篇小说《逃离》、《人民文学》年9期发散文《游蔡氏宗祠》、《飞天》年第12期发中篇小说《青皮岁月》、《鸭绿江》年3期发短篇小说《风声》、《尖头老汉》、《人民日报》年4月2日副刊发《春耕情》、《湖南文学》年6期发散文《我在秦岭》、《美文》年6期发散文《鸽子啊鸽子,你要飞到哪里?》(外两章)、《人民日报》年7月18日刊散文《水有多宽》、《天涯》年第6期发随笔和摄影作品《一个即将消亡的村庄》、《散文》年12期发散文《日头日头晒我着》、《山东文学》年1期发短篇小说《疯狂手机城》、《广西文学》年第1期发散文《回不去的故乡》(两题)、《中国作家》年5期发非虚构《日暮乡关》。

▲年,获第二届全国青年产业工人文学大奖,在广东佛山领奖

▲年,获魅力临夏全国诗歌散文大赛诗歌一等奖,在北京领奖

这几年,靠着写作,也获了一些奖。主要有:年组诗《在河之洲》获魅力临夏全国诗歌散文大赛诗歌一等奖、第二届全国青年产业工人文学大奖;年获第三届人民文学新人奖非虚构奖、麦积山文艺奖三等奖;年获“首届华语青年作家奖”非虚构奖首奖;年获第六届黄河文学家青年奖。

▲年,兰州的一次活动

▲年获第三届人民文学新人奖非虚构奖,在浙江宁波领奖

▲人民文学新人奖的获奖证书

当我说出这些收获的时候,依然是心虚的,和好多优秀的校友相比,我的这点收获,简直微不足道。

很多年过了,让我再次想起母校,依然是亲切的。那里有我的青春、有我喜欢过的姑娘、有我睡过的床铺、有我的舍友、有一群好老师、有大灶的麻辣粉,还有二师校园里总是鲜艳的月季和被雨水清洗过后异常碧绿的冬青树,有一师坐满了花儿与少年的单双杠和尘土飞扬的篮球场,等等。这些都让人万分怀念。

我所想要的,师范都给了我。谢谢师范。

▲年,获首届华语青年作家奖,在四川都江堰领奖

▲首届华语青年作家奖的海报

往期回顾

我们的校友,当代著名小说家——秦岭

校友杨君芳女士回母校开展教学活动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年招生简章

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下方







































北京一般性治疗白癜风大概多少钱
白瘢风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pia.com/qptx/31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