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皮

正确认识肝胆系病证03积聚


积聚是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的病证。分别言之,积属有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是为脏病。、聚属无形,包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是为腑病。因积与聚关系密切,故两者往往一并论述。

根据积聚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西医的腹部肿瘤、肝脾肿大,以及增生型肠结核、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行肠梗阻等疾病。

积聚的病因病机

病因

情志失调、饮食所伤、感受寒邪、病后所致。

病机

基本病机——气机阻滞,瘀血内结。

聚证以气滞为主,积证以血瘀为主,又有一定区别。

病位——肝脾。病理因素——气滞、血瘀。

病理性质——初起多实,后期转以正虚为主。

本病初起,气滞血瘀,邪气壅实,正气未虚,病理性质多属实。

积聚日久,病势较深,正气耗伤,转为虚实夹杂之证。

病至后期,气血衰少,体质赢弱,往往转以正虚为主。

积聚病因病机示意图

积聚的诊断与病证鉴别——病证鉴别

积聚与痞满

腹部胀或痛  脘腹部痞塞胀满

不仅有自觉症状自觉症状而已

聚证发时有形可视  外无形证可见

积证扪之有物可及  无包块可及

病变部位重在肝脾  病变部位在胃

积聚的诊断与病证鉴别--诊断依据

腹腔内有可扪及的包块,或大或小、或软或硬、或胀或痛。

常有腹部胀闷或疼痛不适等症状。

常有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感受寒邪或黄疸、胁痛、虫毒、久疟、久泻、久痢等病史。

积聚与鼓胀

鼓胀与癥积都可见腹内积块。

鼓胀是以腹部胀大如鼓,甚者腹皮青筋暴露、四肢微肿等为临床特征,鼓胀除腹内积块以外,更有水液停聚于腹内,肚腹胀大。

癥积一般腹内尚无停水。

癥积日久可转化为鼓胀。

积聚的辨证论治——辨证要点

首辨在气在血;次辨积块部位;再辨虚实偏重。

积有形,可见块垒,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属阴。

聚无形,时聚时散,痛无定处,病在气分,属阳。

病机方面,聚证以气机阻滞为主,积证以瘀血凝滞为主。气滞日久可致血瘀而成有形之积;有形之血瘀,亦必阻滞气机。故两者在病机上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次辨积块部位,明确所病之脏腑(病位所在)

心下属胃,两胁及少腹属肝,大腹属脾。

1.积块出现在右胁腹,伴见胁肋刺痛、纳呆、腹部胀满、黄疸等症——病在肝。

2.积块出现在胃脘部,伴见泛恶呕吐,呕血便血——病在胃。

3.左胁腹部有积块,伴见患处胀痛,倦怠乏力,反复出血——病在肝脾。

4.左腹或右腹部有积块,伴腹泻或便秘,消瘦乏力,或大便次数增多,混有脓血——病在肠。

5.积块在小腹少腹——妇科(拓展)。

再辨虚实偏重

根据病史长短,邪正盛衰,将积聚分成初、中、末三个阶段。

初期—邪气尚浅,正气未伤—病属实证;

中期—邪气渐深,正气耗损,受病渐久—虚实夹杂;

后期—病魔经久,邪气炽盛,正气消残—正虚邪实。

积聚的辨证论治——治疗原则

积证治疗宜分初、中、末三个阶段:

积证初期——邪实——消散;

积证中期——邪实正虚——消补兼施;

积证后期——正虚为主——养正除积。

聚证多实——行气散结

积聚的辨证论治——证治分类

一.聚证:1.肝气郁结;2.食滞痰阻

二.积证:1.气滞血阻;2.瘀血内结;3.正虚瘀结

一.聚证

1.肝气郁结

证候主症:腹中气聚,攻窜胀痛,结块柔软,时聚时散,脘胁胀闷不适,病情常随情绪而起伏,苔薄,脉弦。

审证要点:腹中聚气,攻窜胀痛,时聚时散,苔薄,脉弦。

主要病机:肝失疏泄,腹中气结成块。

病机分析:肝失疏泄,气结不行,或成形作梗,或气机逆乱,致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气结而聚,气顺而散,乃见时聚时散;肝气不舒,故脘胁之间时或不适而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散结。

代表方:逍遥散、木香顺气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当归、白芍、甘草、生姜、薄荷、香附、青皮、枳壳、郁金、乌药。

2.食滞痰阻

证候主症:腹胀或痛,便秘,纳呆,腹部时有条索状物聚起,按之胀痛更甚,舌苔腻,脉弦滑。

审证要点:腹胀,便秘,腹部时有条索状物聚起,舌苔腻,脉弦滑。

主要病机:食滞痰阻,气聚不散,结而成块。

病机分析:脾运失司,湿痰内生,痰食互阻,气聚不散,故见腹部时有条索物聚起,按之痛甚,舌苔腻,脉弦滑,为食浊阻滞之征。

治法:理气化痰,导滞散结。代表方:六磨汤加减。

常用药:大黄、槟榔、枳实、沉香、木香、乌药。

中成药:摩罗丹、保和丸、香砂六君丸、香砂枳术丸、木香槟榔丸、中满分消丸。

二.积证

1.气滞血阻

证候主症:腹部积块质软不坚,固定不移,胀痛不适,舌苔薄,脉弦。

审证要点:积块质软不坚,固着不移,胀痛并见,舌苔薄白,脉弦。

主要病机:气滞血瘀,脉络不和,积而成块。

病机分析:气滞血阻,脉络不和,积而成块,故胀痛并见,质软不坚;肝气郁滞,故脉弦。

治法:理气消积,活血散瘀。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青皮、川楝子、丹参、延胡索、蒲黄、五灵脂。

中成药:金佛止痛丸、胃力康颗粒、九味肝泰胶囊,肝复乐片。

2.瘀血内结

证候主症:腹部积块明显,质地较硬,固定不移,隐痛或刺痛,形体消瘦,纳谷减少,面色晦暗黧黑,面颈胸臂或有血痣赤缕,女子可见月事不下,舌质紫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

审证要点:积块渐硬,痛不移,面黯,胸闷,纳差,舌下经脉曲张,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腻,脉弦或涩。

主要病机:瘀结不消,正气渐损,脾失健运。

病机分析:痰瘀胶着,凝结腹内,故见积块硬痛,或有结节,日久难消;脉络瘀阻,肌体失于濡润,故伴麻木,目光呆滞,并有耳轮或皮肤甲错,面色晦暗;痰凝伤脾,脾失健运,致胸闷,纳差;舌下静脉曲张,舌质青紫瘀斑,脉弦或涩,苔白腻,为痰瘀互结之征。

治法:祛瘀软坚,佐以扶正健脾。代表方: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加减。

常用药:当归、川芎、桃仁、三棱、莪术、石见穿、香附、乌药、陈皮、人参、白术、黄精、甘草。

3.正虚瘀结

证候主症:久病体弱,积块坚硬,隐痛或剧痛,饮食大减,肌肉瘦削,神倦乏力,面色萎黄或黧黑,甚则面肢浮肿,舌质淡紫,或光剥无苔,脉细数或弦细。

审证要点:积块坚硬,疼痛渐剧,面色萎黄,消瘦脱形,舌质淡紫,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或弦细。

主要病机:癥积日久,中虚失运,气血衰少。

治法:补益气血,活血化瘀。代表方: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

常用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地黄、川芎、三棱、莪术、阿魏、瓦楞子、五灵脂、香附、槟榔。

名医经验:张景岳:治积之要,在知攻补之宜,而攻补之宜,当于孰急孰缓中辨之。凡积聚未久,而元气未损者,治不宜缓,盖缓之则养成其势,反以难制,此其所急在积,速攻可也。若积聚渐久,元气日虚,此而攻之,则积气本远,攻补易及,胃气切近,先受其伤,愈攻愈虚,则不死于积而死于攻矣,此其所重在命,不在乎病,所当察也。故凡治虚邪者,当从缓治,只宜专培脾胃,以固其本,或灸或膏,以疏其经,但使元气日强,经气日通,则积聚自消,斯缓急之机,即万全之策也。不独治积,诸病亦然。

形意内功推拿“以指代针、以气为药”,调和气机的升降沉浮,不仅可有效调理颈、肩、腰、腿等外科病症,更擅长调治感冒、咳嗽、肺炎、肠炎胃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帕金森、小儿脑瘫和中风偏瘫等内科疑难杂症。

将颤、震、滚等高端推拿手法运用在具有远红外线及超声波脉冲波能够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玄黄砭石上,达到热敷温补、活血正骨、祛邪扶正的调理疗效。该调理手法简称“玄砭扶正推拿手法”。该手法在任金辉师父指导下由谢贤群加以整理提出,继承了形意内功推拿手法,加强扶正效果。该手法擅长调补先天肾阴肾阳,调理各种痛症、骨关节病、常见内科杂病、阳气虚患者、小儿常见病、中老年常见病。

形意内功推拿·桂林培训和调理基地。

咨询.(可加







































哪里白癜风医院好
白癜风能根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pia.com/qptx/65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