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cgia.cn/news/chuangyi/1592214.html竹,四君子之一。古往今来,世人对竹的赞美比比皆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郑燮在《竹石》中对它的赞美。
竹不仅有它超凡脱俗的品格,而且与其相关的中药—淡竹叶,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那么,今天药小智就带大家认识一下淡竹叶。
淡竹叶
来源: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干燥茎叶。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利尿通淋。主治热病烦渴,小便短赤涩痛,口舌生疮。《纲目》中记载,“去烦热,利小便,清心。”
选方:《广西民间常用中草药手册》中提到,淡竹叶30克,白茅根30克,干银花12克,水煎,分3~4次服。治疗热病烦渴。
产地: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广东、江西,以浙江产量大、质量优,称杭竹叶。
现代药理研究:解热作用;抗微生物作用。
淡竹叶不仅有很大药用价值,而且还可以作为食疗保健品,常喝淡竹叶茶还可以抵抗衰老,对老年人胆固醇,大脑记忆都有很好的帮助;此外常喝淡竹叶茶还可以美化肌肤,利尿,解暑。
服用方法:
取淡竹叶适量,加入开水,焖泡1~2分钟,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蜂蜜,即可饮用。
服用注意:
肾亏、尿频者、孕妇、儿童慎服。
知识拓展
竹子的浑身上下都是宝,竹茹、竹沥、天竺黄也我们常见的中药。
竹茹来源于禾本科植物青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茎秆的干燥中间层。
竹沥来源于禾本科植物新鲜青秆竹、淡竹等茎秆经火烤灼所流出的液汁。
天竺黄来源于禾本科植物青皮竹或华思劳竹等秆内的分泌液经干燥后的块状物。它们虽然都来源于“竹”,但它们有很大不同。
竹茹
竹沥
天竺黄
性味
甘、微寒。
甘、寒。
甘、寒。
归经
肺、胃、心、胆经。
心、肺、胃经。
心、肝经。
性能特点
既清热化痰而止咳、除烦,“为治痰热咳嗽及胆火挟痰之良药”;又清胃止呕,“为治胃热呕吐之要药”;还清热而安胎,为治胎热胎动之要药。
善清热滑痰,药力颇强。“既为治痰热咳喘、胶结难出之要药,又为治痰热蒙蔽清窍之佳品”。
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为治痰热惊痫与中风痰壅之要药”。
药小智提示
1.淡竹叶性寒,故脾胃虚寒及阴虚火旺者不宜服用。
2.竹茹甘凉,故寒痰咳喘、胃寒呕吐者慎服。
3.竹沥汁液,不宜久藏。又因其性寒滑,故寒痰咳喘及便溏者慎服。
4.天竺黄性寒,故脾胃虚寒者慎服。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
[1]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发现更多精彩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pia.com/qpls/10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