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全国十佳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725/4910787.html 服用中药的患者经常遇到中药该如何煎服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带大家梳理一下相关操作流程。
一、中药怎么煎才不损药效
1、煎药器具:最好用砂锅、砂罐。一是因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二是因其导热均匀,保温性好。其次,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煎药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因为这些器皿表面的氧化物极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2、加水多少:一般用水量为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cm为宜。但可以灵活一些,如果质地坚硬、粘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质地疏松,或有效成分容易挥发,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那么液面淹没药物即可。
3、煎前浸泡:中药饮片煎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能缩短煎煮时间。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浸泡6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可浸泡更长时间,但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
4、煎煮火候及时间:煎一般药,宜先武火后文火,即未沸前用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解表药及芳香性药物,一般用武火迅速煮沸,改用文火维持10~15分钟左右即可。而有效成分不易析出的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甲壳类药及补益药,一般宜文火久煎,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5、煎煮次数:一剂药煎煮二次,因为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分就不再溶出了。这时,只有将药液滤出,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继续溶出。
6、入药方法:一般药物可以同时入煎。但部分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时间不同。有的还需作特殊处理,甚至同一药物因煎煮时间不同,其性能与临床应用也存在差异。所以,就有了煎法中的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等不同要求。
①先煎:矿石类、贝壳类及其他质坚的药物,因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先煎30分钟左右再与其他药物同煎。如龟甲、鳖甲、自然铜。
②后下:是指药物的有效成分煎煮时容易挥发或破坏而不耐煎煮者,入药宜后下,待它药煎煮将成时投入,煎沸几分钟即可。比如薄荷、荆芥、青皮、沉香。
③包煎:是指对花粉、细小种子及研末的矿石类药物,宜用纱布或其薄布包裹后,再放入锅中煎煮。避免煎后药液混浊,或减少对咽喉和消化道的不良刺激。比如辛夷花、旋覆花、海金砂、蒲黄等。
④另煎:是指对某些贵重药材宜另煎,以免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造成浪费。比如人参、西洋参。
⑤烊化:是对胶质、黏性大而且易融的药物,容易黏附于其他药渣及锅底,既浪费药材,又害易煎焦,宜另行烊化。烊化就是将它们置于碗中,然后将煮好的热汤汁冲下去融化它们就行了。比如阿胶、鹿角胶。
二、中药的一般服用方法
1、服药时间:需根据病情和药性而定。
①空腹服:峻下逐水药、驱虫药宜晨起;
②饭前服:补虚药和治胃肠道疾病的药物,吸收比较好;
③饭后服: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及消食药。
④睡前服:安神药、涩精止遗药。
急性病则不拘时服。
2、服药多少:一般疾病服药,每日一剂,每剂分二服或三服。
病情急重者,可每隔四小时左右服药一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呕吐病人服药,宜小量频服。
原标题:《中药的正确煎服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pia.com/qpls/11140.html